詩詞典故·廉頗能飯
【出典】 《史記》卷八一《廉頗列傳》:“廉頗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趙以數困于秦兵,趙王思復得廉頗,廉頗亦思復用于趙。趙王使使者視廉頗尚可用否。廉頗之仇郭開多與使者金,令毀之。趙使者既見廉頗,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還報王曰:‘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趙王以為老,遂不召。”
【釋義】 戰國時趙國良將廉頗老了之后身體還很強壯,趙王派使者去探望他,他當著使者的面一次吃了一斗米的飯和十斤肉。后因使者進讒言,趙王沒有再用廉頗。于是后人用“廉頗能飯”作為稱贊老當益壯者的典故。
【例句】 ①廉頗縱強,莫隨年少,白馬向黃榆。(晁補之《一叢花·十二叔節推以無咎生日于此聲中為辭,依韻和答》567)這里反用“廉頗能飯”一典,說人老了,縱有廉頗的好身體,也不要學年輕人逞能了。②賴有興王如世祖,況聞謀帥得廉頗。(洪皓《浣溪沙·聞王侍郎復命》1001)這里慶幸南宋政府起用了廉頗似的得力老將作統帥來抗金。③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1954)這里自比為雖然年老但身體尚康強的廉頗將軍,對南宋政府不重用自己去領兵北伐中原提出悲憤的質問。④吳姬勸酒,唱得廉頗能飯否。(戴復古《減字木蘭花·寄五羊鍾子洪》2307)這里記述酒席上歌女演唱辛棄疾《永遇樂》中“廉頗能飯否”的愛國句子,并暗示自己也遭逢年空老大而不能為國效力的悲劇。
上一篇:典故《廉李》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憐取眼前人》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