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御史剛峰海公②,卒于官舍,同鄉宦南京者,惟戶部蘇民懷一人。蘇點其宦囊,竹籠中俸金八兩、葛布一端③、舊衣數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寇鳳洲④評之云:“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此九字斷盡海公生平。即千萬言諛之,能加于此評乎?
(《金陵瑣事》)
注釋①宦囊——做官的積蓄。②都御史剛峰海公——海瑞,字汝賢,號剛峰,廣東瓊山人,嘉靖舉人,曾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和右僉都御史,任職期間直言敢諫,力主嚴懲貪污。③葛布一端——葛麻布一塊。④鳳洲——王世貞,號鳳洲,嘉靖進士,官至南京刑部尚書,故以司寇稱之。司寇乃古刑獄之官,后以之為刑部尚書或侍郎之別稱。
賞析這篇短文首先映入讀者眼底的有如一個特寫鏡頭:海瑞死了,一個同鄉來為他檢點遺物;遺物——竹籠一個,內裝俸金八兩、葛麻布一塊、舊衣幾件。
場面是如此之冷清,甚至凄涼。
遺物是如此之少!宦囊是如此之微薄!
真可謂為官一生,身無余財,兩袖清風!
標題云“剛峰宦囊”。這宦囊,正是作者精心選擇的表現人物的角度,也是全文“神光所聚”的“文眼”。因為,這宦囊就是鐵的事實,無聲的證據。據此,就可以為海瑞蓋棺論定了:他是一個廉潔自守的清官!“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
作者贊揚海瑞,用事實說話,也用同代人的評論作證。王風洲對他的九字評語正好和他遺物的微薄相吻合,這就進一步證明他的行為無偽飾。說他“不怕死”,說明他不計較個人的利害、得失、升降,連生死都可置之度外;說他“不愛錢”,說明他不會巧取豪奪、收受賄賂、徇私舞弊;說他“不立黨”,說明他不拉幫結派、培植親信,以文過飾非、排擠打擊陷害正直之士。王公這“三不”之評真“斷盡海公生平”,是為海瑞畫了一幅廉潔無私的畫像,也是一面歷史的鏡子,足為官鑒。今日為“官”諸公倒可至此鏡前照一照,自身面目如何?
上一篇:《題孤山夜月圖》原文|賞析
下一篇:《菜》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