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幹《賀新郎》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寄李伯紀丞相
曳杖危樓去。斗垂天、滄波萬頃,月流煙渚。掃盡浮云風(fēng)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蘆深處。悵望關(guān)河空吊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誰伴我,醉中舞。十年一夢揚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謾暗澀、銅華塵土。喚取謫仙平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否。風(fēng)浩蕩,欲飛舉。
【編年】
此詞乃紹興八年(1138)十二月作于福州。按李綱(1083—1140),字伯紀,南渡名相。《宋史》卷三五八有傳。紹興八年,李綱上書反對宋金議和,罷居福建長樂。張元幹在福州作此詞以寄。參見王兆鵬《張元幹年譜》、曹濟平《蘆川詞》校注。
【匯評】
楊慎《詞品》卷三:張仲宗,三山人,以送胡澹庵及寄李綱詞得罪,忠義流也。
吳訥《百家詞·蘆川詞》:張元幹……紹興中坐胡銓及寄李綱詞除名。
《歷代詩余》卷一百十七:張元幹以送胡銓及寄李綱詞坐罪,皆《金縷曲》也。元幹以此得名。
張宗橚《詞林紀事》卷十引蒿庵師云:仲宗坐送胡邦衡及寄李伯紀詞除名,其品節(jié)可知矣。
《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卷下《蘆川詞》:元幹以作詞送胡銓除名,此集即冠以是篇,而次以寄李綱一篇,并慷慨悲歌,聲動簡外。
葉申薌《本事詞》卷下:張元幹仲宗,善詞翰。以送胡邦衡、贈李伯紀兩詞除名,其剛風(fēng)勁節(jié),人所共仰。
【附錄】
韓淲《賀新郎·坐上有舉昔人《賀新郎》一詞,極壯,酒半,用其韻》:萬事佯休去。漫棲遲、靈山起霧,玉溪流渚。擊楫凄涼千古意,悵怏衣冠南渡。淚暗灑、神州沉處。多少胸中經(jīng)濟略,氣□□、郁郁愁金鼓。空自笑,聽雞舞。天關(guān)九虎尋無路。嘆都把、生民膏血,尚交胡虜。吳蜀江山元自好,形勢何能盡語。但目盡、東南風(fēng)土。赤壁樓船應(yīng)似舊,問子瑜、公瑾今安否。割舍了,對君舉。
上一篇:夏倪《減字木蘭花》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張元幹《賀新郎》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