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鲙。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上Я髂?,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盈盈翠袖,揾英雄淚。
【編年】
《鄧箋》:淳熙元年(1174)。時稼軒三十五歲,為江東安撫使參議官。渡江南來已逾十二年矣。賞心亭,在建康下水門之城上,下臨秦淮,盡觀覽勝。見《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二。
【匯評】
卓人月《古今詞統》卷十四:“倩何人,喚取盈盈翠袖,英雄淚?!比羰咳≠淈S衫客,極當。
李佳《左庵詞話》卷上:辛稼軒詞,慷慨豪放,一時無兩,為詞家別調。集中多寓意作,如……“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薄祟惿醵?,皆為北狩南渡而言。以是見詞不徒作,豈僅批風詠月!
劉體仁《七頌堂詞繹》:詞起結最難,而結尤難于起,蓋不欲轉入別調也?!昂舸湫?,為君舞”、“倩盈盈翠袖,揾英雄淚”,正是一法。然又須結得有“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之妙乃得。美成元宵云“任舞休歌罷”,則何以稱焉。
譚獻《譚評詞辨》:裂竹之聲,何嘗不潛氣內轉。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六:落落數語,不數王粲《登樓賦》。
陳廷焯《詞則·放歌集》卷一:雄勁可喜。一結風流悲壯。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前四句寫登臨所見,起筆便有浩蕩之氣?!奥淙铡本湟韵?,由登樓說到旅懷,而仍不說盡,僅以吳鉤獨看,略露其不平之氣。下闋寫旅懷,即使歸去奇獅卜筑,而生平未成一事,亦羞見劉郎。“流年”二句以單句旋折,彌見激昂。結句言英雄之淚,未要人憐,倘揾以紅巾,或可破顏一笑,極言其潦倒,仍不減其壯懷也。
陳洵《海綃詞說》:起句破空而來,秋無際,從“水隨天去”中見;“玉簪螺髻”之“獻愁供恨”,從遠目中見;“江南游子”,從“斷腸落日”中見;純用倒卷之筆。“吳鉤看了,欄干拍遍”,仍縮人“江南游子”上;“無人會”縱開,“登臨意”收合。后片愈轉愈奇,季鷹未歸則鱸膾陡然一轉,劉郎羞見則田舍陡然一轉,如此則江南游子亦惟長抱此憂,以老而已;卻不說出,而以“樹猶如此”作半面語縮住?!百缓稳恕币韵率郑瑧盁o人會登臨意”作結。稼軒縱橫豪宕,而筆筆能留,字字有脈絡如此;學者茍能于此求,則清真、稼軒、夢窗,三家實一家,若徒視為真率,則失此賢矣! 清真、稼軒、夢窗,各有神采;清真出于韋端己,夢窗出于溫飛卿,稼軒出于南唐李主,莫不有一己之性清境地,而平平轍跡,則殊途同歸。而或者以鹵莽學之,或者委為不可學。嗚呼! 鮮能知味,小技猶然,況大道乎。
蔡嵩云《柯亭詞論》:填詞,一調有一調之體制,一調有一調之氣象,即一調有一調之作法?!端堃鳌繁痉请y調,亦無難句,惟前后遍中四字組成之六排句,太整太板,不易討好。詞中遇此等句法,須于整中寓散,板中求活。換言之,即各句下字時,須將實字虛字動字靜字,分別錯綜組織以盡其變。前言字法須講侔色揣稱,此其一端也。細玩東坡“似花還似非花”一首,稼軒“楚天千里清秋”一首,于此前后六排句,手法何等靈變。又此調二二組成之四字句太多,故講究作法者,末尾四字句,多用一三句法,亦無非取其變化之意。詞之句法,故不嫌變化多方也。如東坡之“是離人淚”,稼軒之“揾英雄淚”,即其一例。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上片寫景,下片抒情。起句浩蕩,籠照全篇,包括山水空闊境界。“水隨”一句,分寫水;“遙岑”三句,分寫山?!扒餆o際”從“水隨天去”中見,“玉簪螺髻”從“遠目”中見,皆用倒卷之筆?!奥淙铡比?,寫境極悲涼,與屯田之“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同為佳境?!敖嫌巫印保嗟咕碇P?!鞍褏倾^”三句,寫情事尤不堪,沈恨塞胸,一吐之于紙上,仲宣之賦無此慷慨也。換頭,三用典,委曲之至?!靶菡f”兩句,用張翰事,言不得便歸?!扒筇铩眱删?,用劉備事,言不屑求田。“可惜”兩句,用桓溫事,言己之傷感?!百缓稳恕眱删?,十三字,應“無人會”句作結,豪氣濃情,一時并集,如聞垓下之歌。
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卷一:右詞充滿牢騷憤激之氣,且有“樹猶如此”語,疑非首次官建康時作。蓋當南歸之初,自身之前途功業如何,尚難測度,嗣后乃復沉淪下僚,江腹經綸,迄無所用,迨重至建康,登高眺遠,胸中積郁乃不能不以一吐為快矣。
上一篇:辛棄疾《水龍吟》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辛棄疾《滿江紅》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