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念奴嬌》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我來吊古,上危樓、贏得閑愁千斛。虎踞龍蟠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柳外斜陽,水邊歸鳥,隴上吹喬木。片帆西去,一聲誰噴霜竹。卻憶安石風流,東山歲晚,淚落哀箏曲。兒輩功名都付與,長日惟消棋局。寶鏡難尋,碧云將暮,誰勸杯中綠。江頭風怒,朝來波浪翻屋。
【匯評】
潘游龍《古今詩余醉》卷十一:詞至辛稼軒一變,其源實自蘇長公,至劉改之諸公而極,撫時之作,意存感慨,然濃情致語幾于盡矣。
沈際飛《草堂詩余續集》卷下:憤氣直發千古豪,貪人冰冷。詞至辛稼軒,一變其源,實自蘇長公,至劉改之諸公,而極撫時之作,意存感慨,然濃情致語,幾于盡矣。
陳廷焯《詞則·放歌集》卷一:老辣。
吳世昌《詞林新話》:《詞品》曰:“填詞平仄及斷句皆定數。而詞人語意所到,時有參差。”稼軒《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我來吊古,上危樓贏得,閑愁千斛。”按意標點應為“我來吊古上危樓,贏得閑愁千斛。”下云:“只有興亡滿目,”用李嶠詩意。從此首“寶鏡難尋,碧云將暮”,與“晚風吹雨”,一首之“寶奩收寶鏡,云錦周遭橫碧”,“斷腸桃葉樓消息”合而觀之,頗疑“寶鏡”是人名。當年望湖樓下故人。今已不知何去,只好假借“桃花葉”為問也。
【附錄】
《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二有史正志《重建賞心亭記》,作于乾道五年(1169)。又有詩二首:“龍盤虎踞阻江流,割據由來起仲謀。從此但滉佳麗地,不知西北有神州。”“忽枉王人六轡馳,新亭有酒便同持。坐中不作南冠嘆,江左夷吾且素期。”稼軒此詞,即賦史正志重建賞心亭。稼軒詞與史正志詩亦有呼應處。史正志時為建康行宮留守。
上一篇:辛棄疾《賀新郎·賦水仙》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辛棄疾《念奴嬌》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