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yuǎn)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數(shù)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并有乘騎弄旗、標(biāo)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吳兒善泅者數(shù)百,皆披發(fā)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而豪民貴宦,爭賞銀采。
江干上下十余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
禁中例觀潮于天開圖畫,高臺下瞰,如在指掌。都民遙瞻黃傘雉扇于九霄之上,真若簫臺蓬島也。
——《武林舊事》
〔注釋〕 浙江:錢塘江。 海門:即鱉子門,在浙江入海處的龕、赭二山間,離浙江亭30多里。玉城雪嶺:形容潮水狀如玉砌的城堡,雪堆的山嶺一般。 沃:灌,澆。 楊誠齋:南宋詩人楊萬里,號誠齋。詩題是《題文發(fā)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軸·浙江觀潮》。 郭:城。 京尹:即京兆尹,官職名,掌治京師,宋時不常置。南宋京城在臨安,此處京尹系臨安府尹。浙江亭:亭名,在杭州候潮門外。 倏(shū)爾:忽然,一瞬間。 文身:身上刺花紋。 溯(sù)迎而上:逆潮而上。 鯨波:鯨魚所到之處,波濤兇涌,故這里以鯨波形容波濤之大,并非一定有鯨魚。萬仞:形容潮頭之高。 江干:江岸。 穹(qiónɡ):隆起。倍穹常時:指貨物比平時加倍豐富。 僦賃(jiù lìn):租借。 席地:一席之地。 禁中:宮中。古代帝王所居之處,禁止常人入內(nèi),故稱禁中。這里指皇帝及宮中侍從們。天開圖畫:臺名。 黃傘雉扇:封建帝王所用的儀仗。雉扇:雉尾毛羽做的扇,上圓下方,中繡雙孔雀,四周以雉羽為飾,直柄。 簫臺:傳說秦穆公時蕭史善吹簫,穆公女兒弄玉跟蕭史學(xué)吹簫,作鳳鳴,把鳳召來了,二人飛升去,穆公為筑鳳臺。此處簫臺意指神仙所居之臺。蓬島:古代神話說渤海中有神山名蓬萊,神仙所居。
本篇選自《武林舊事》卷三。《武林舊事》一書系周密于宋亡之后所寫,內(nèi)容主要追記南宋歲時風(fēng)俗、市井瑣細(xì),兼及游觀之盛、娛樂之資,相當(dāng)詳備細(xì)致;而滲透于其中的,又是一種“惻惻興亡”的盛衰感慨。
本篇主要描繪“錢塘觀潮”的盛況。對此,另外幾部杭州的風(fēng)俗志(《都城紀(jì)勝》、《西湖老人繁勝錄》和《夢粱錄》)都先已有過記述,不過都遠(yuǎn)不如此文生動形象。全文可分四層:
第一層寫潮來之狀。它用動態(tài)的“鏡頭攝像法”描寫了初來之狀(“僅如銀線”)、既來之狀(“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又配之以“音響效果”(“大聲如雷霆”),收到了文字盡管簡約而令人視聽不暇應(yīng)接的藝術(shù)功效。
第二層寫教閱水軍的場面。其中的“場景”又多次轉(zhuǎn)換:先是“艨艟數(shù)百,分列兩岸”和乘騎弄旗、舞刀弄槍于水面的雄偉場面;接著寫兩軍(假設(shè)的軍事演習(xí))交戰(zhàn)、硝煙彌漫的場面;最后寫煙消波靜、“敵船”匿跡的場面。使人如同親眼目睹這一番水戰(zhàn)那樣,感到十分真切。
第三層寫“弄潮兒”的競技。他們披發(fā)文身,手持大旗,爭相逆潮而上;雖于鯨波萬頃之中,卻能不濕旗尾!讀后使人為之咋舌鼓掌。
第四層寫杭城市民和皇室的觀潮情景,其中突出描寫了杭州城的豪奢:請看,江岸十余里間,觸處珠翠羅綺;而皇帝在“天開圖畫臺”上觀潮,遠(yuǎn)望去簡直就像是在神仙臺上那般。讀到這里,雖然文字戛然而止,但作者在提筆追憶往事時的那種“時移物換,憂患飄零,追想昔游,殆如夢寐”的興亡盛衰之感,卻又“言在紙外”地悄然升起矣。
總觀全篇,盡管篇幅不長,而場面熱鬧、內(nèi)容豐富,這大大得力于作者善于剪裁、善于描繪的文字功力。首先,它剪裁得當(dāng),敘次井然,給人以場面多變而層次井然的印象;其次,它語言簡練,卻又描繪細(xì)致,又給人以“尺幅之中展千里之勢”的藝術(shù)享受。應(yīng)該感謝周密——他給我們留下了這幅13世紀(jì)南宋優(yōu)美的杭城風(fēng)俗圖畫。
上一篇:《觀漁·〔清〕梅曾亮》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規(guī)友人納妾書·〔清〕顧炎武》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