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近代江西詩詞·清前期江西詩詞·熊文舉、劉命清、周卜年·熊文舉
熊文舉(?~1669)(按:《江西歷代文學藝術家大全》第1248頁,卒年作1644,誤。《江西文明網·人杰·歷史名人》,其卒年作1668,亦誤。考《清史列傳》卷七十九《貳臣傳乙》:“康熙元年,起為兵部左侍郎……八年,死。”知其卒年為康熙八年,即1669年。其生年或作1595年,或作1600年,不知何據),字公遠,新建人。崇禎四年進士,授合肥令,遷官吏部郎中。明亡后,投靠李自成。明福王時,定入從賊案。順治元年,投奔清朝,仍任舊職。二年,授右通政,遷吏部右侍郎。八年,吏部舉薦,詔起用,旋補吏部左侍郎。康熙元年,起為兵部左侍郎。二年,以病乞假,歸。八年,死,賜祭葬。生平事跡見《清史列傳》卷七十九《貳臣傳乙》、(同治)《新建縣志》等。
文舉勤于著述,工詩、詞、文,有《雪堂集》《恥廬集》《江雁草》等,有《雪堂先生文集》二十八卷行世,《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第33冊錄其《雪堂先生集選》十一卷(錢謙益輯選,天津圖書館藏清順治十二年刻本影印),同書集部第120冊錄其《侶鷗閣近集》二卷(影印首都圖書館藏清康熙刻本)以傳。
其詩多紀游之作,或覽勝,或酬贈,或抒懷,不乏佳作。如《白帝城》:“白帝城猶峙,永安定可尋。英雄情掩抑,今古事浮沉。落日玄猿絕,孤筇芳草深。無由吊詩史,寂寞少陵心。”想見少陵登臨懷抱,世事浮沉,人生寂寞,雖遠隔古今,無由憑吊,但際遇差可相近,人同此心,相惜共鳴之情見于言外。又如:
至此上無天,孤高佛更尊。閑忙諸長老,興廢舊山門。云白歸何處,燈青夢不昏。何能生羽翮,一笑狎乾坤。(《仰天坪》)
橫堆怪石接天齊,覓徑扶筇措步迷。乍怖九關嚴虎豹,亦如三峽少猿啼。披襟側目煙霞亂,亙古窮荒草樹萋。獨上訪仙亭縹緲,西風丹葉另成蹊。(《水口》)
扶筇經過老僧龕,佛手巖前勸結庵。三峽泉音如鼓瑟,五峰云髻不勝簪。疏鐘密約歸霞嶼,遠夢憑虛隔雨嵐。一自虎溪三笑杳,何入沽酒續清談。(《廬山游雜詩之一》)
東風吹雨濕漁罾,除卻閑眠百未能。好在綠蘿青峰里,孤云相伴有高僧。(《東古寺》)
黃巖巖下弄清暉,古寺寒潭石徑微。寶墨池臺留佛偈,爐峰煙霧上僧衣。峽開青玉奔雷急,巖暗蒼龍帶雨歸。誰拾枯松煮瀑布,朝朝目送白云飛。(《施閏章、薛伯祥招游開先寺》)
絳灌粗疏霸業成,懷湘賦鵩太傷情。每思夜半虛前席,文帝猶知用賈生。(《過長沙口號》)
六首詩都是紀游之作。前五首都是寫廬山的名勝仰天坪、水口(在今大林寺西,非井岡山水口瀑布)、五老峰、開先寺(在星子縣西八點六公里處的廬山南麓)等,覽勝、酬贈、抒懷兼而有之,筆觸細致,狀物生動,向往隱逸的情懷隱然其間。最后一首是長沙紀行之作,即興口占而成。大意說:絳侯周勃和灌嬰二位武將輔佐高祖劉邦成就霸業,賈誼謫長沙所作的《鵩鳥賦》太過傷感。每當想起漢文帝深夜召見賈誼,虛席以待,文帝還是知人善任的。此詩借紀行以懷古,化用李商隱詩句,但反其意而用之,新警非凡,對賈誼之才存疑,文武對比之下,書生無用之感不言而喻,含蓄蘊藉。
其詞有《雪堂詞》,多清綺婉曲之作,風格近于北宋“二晏”。他的詞多憶舊懷人之作,如《南鄉子·憶舊》(見《全清詞鈔》)一詞,流傳較為廣泛,詞云:
秋色集帆檣。一帶傷心路渺茫。記得郵亭曾系馬,斜陽。人在紅樓倦晚妝。往事隔星霜。門巷愔愔砌草荒。崔護重來應不改,凄涼。燕子呢喃話短長。
詞牌一作《木蘭花令》(見《全清詞·順康卷》)。上片開頭兩句點明季節及眼前之景和羈旅行役之情,秋色無邊,孤帆行進,前路渺茫,兩岸秋山,滿含傷心之意,為全詞營造出悲涼的氛圍。“記得”二字引出對往昔的追憶,夕陽西下,系馬郵亭,與情人相聚紅樓,至晚而倦梳妝。其纏綿悱惻和難分難舍之狀盡在不言中。下片回到現實,寫故地重來,門巷幽深寂寥,臺階已長滿了荒草,即便是唐代崔護重來,恐怕也難以改變凄涼的感覺,只有燕子還在說著綿綿的情話。物是人非,人去樓空,空梁燕語,格外凄涼。上片“一帶傷心”一語化用李白《菩薩蠻》中“寒山一帶傷心碧”之意,熊文舉的《好事近·春歸》和《菩薩蠻·春晚》也分別用了“一帶傷心碧”和“傷心一帶清波溢”之語,可見并非偶然,顯系用典;下片用崔護《題都城南莊》的典故,以衰敗之景寫悲涼之情,與崔護以樂景寫悲情略有不同。用典貼切自然,而風格清綺婉曲,頗似“二晏”。故詞評家曰:“《倚聲集》曰:新建詞,不矜奇斗麗,猶有晏氏父子之風。”(清沈雄《古今詞話·詞評》下卷“熊文舉雪棠集”條)類似題材和風格的作品還有不少,如:《臨江仙·和晁無咎韻》:“卻憶章門三月暮,湘簾宿雨初收。落霞低處棹歸舟……往事不堪頻矯首,畫眉斜月微鉤。可能閑上小紅樓。”《臨江仙·和賀方回韻》:“憶得當初行樂地,玉樓人貌翩翩。”《臨江仙·憶》:“不見芳姿知幾日……畫樓人倦眺,銀燭已燒紅。”《蝶戀花·和蕭竹屋》:“記得當時,絮語朱欄畔。燕子未歸空目斷……明月當頭,那解傷心怨。已是風鬟云鬢亂。”《祝英臺近·歸思》:“暗想當年,門掩梨花雨。”《撲蝴蝶·和宋人韻》:“想見章門,嫩柳明江岸。尋芳何處,畫槳歸來晚……玉人獨自惆悵,憑欄傷春懶……詩題蜀錦難封,淚滴湘波共遠。誰與商量冷暖。”《滿江紅·偶作》:“十載佳期,三年幽恨,渺渺江湖闊……昨宵夢到鄉關,猛被驚回,喔喔雞聲惡。”《石州慢·用高季迪韻》:“飛絮游絲,當年盡付東風,夢回香閣猶沾惹。何處覓雪箋,把傷心暗寫……憶昔分攜,畫舸難遷,夕陽西下。”《大酺·懷古和曹秋岳》:“一片淮清波底月,迢遞鐘山何處。飛煙迷燕幕……飄零如逆旅。看魂牽、千里隨煙渡。”等等,把羈旅之愁與鄉關之思打并入艷情,纏綿柔婉,風格頗似小晏、柳永。所不同的是,熊文舉作為易代之際的詞人,詞中更暗寓了一些興亡之感和故國之思。
熊文舉先附李自成,后降清,在當時被士人視為晚節不保之人,甚至在正史中被列為貳臣,為人所不齒。既是時勢使然,也在情理之中,但不能因人而廢文。
上一篇:宋元江西詩詞·贛北詩詞·洪州三洪·洪朋
下一篇:宋元江西詩詞·宋元江西詩社·元代江西詩社·王義山東湖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