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江西詩詞·明后期江西詩詞·明后期詞人·湯顯祖
生平事跡及著述見本章第四節。
湯顯祖有《玉茗堂詞》一卷。沈雄云:“義仍精思異彩,見于傳奇。出其余緒,以為填詞。”(《古今詞話·詞評》)大體符合實情。其詞現存16首,多寫閑情閨思,風格婉約,數量雖不多,但情文俱美,成就較高。如《好事近》:
簾外雨絲絲,淺恨輕愁碎滴。玉骨近來添瘦,趁相思無力。小蟲機杼隱秋窗,黯淡煙紗碧。落盡紅灰池面,又西風吹急。
寫女主人公的秋天相思之情,曲盡其妙。開篇以絲絲細雨襯托淺恨輕愁,接著以玉骨新瘦、嬌弱無力寫主人公的相思情狀。下片以周遭的環境襯托主人公的心情,含蓄蘊藉;結句借用“西風愁起綠波間”(李璟《攤破浣溪沙》)和“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馮延巳《謁金門》)詞意,以自然景物暗示女主人公內心的波動、憂傷、無奈與美人遲暮之感,筆觸細致,刻畫了古代貴族女子的幽怨、凄清和孤獨。類似風格的詞又如《阮郎歸》:
不經人事意相關。牡丹亭夢殘。斷腸春色在眉彎。倩誰臨遠山。排恨疊,怯衣單。花枝紅淚彈。蜀妝晴雨畫來難。高唐云影間。
此詞大概是題寫《牡丹亭》旨意的。《牡丹亭》表現的雖是不合常理的人與事,但關涉的卻是人之常情——愛情。杜麗娘為情而夢,為夢而逝,故言“夢殘”;游園而見春色,見春色而懷春,相思而柔腸寸斷,這都寫在彎眉間,除了柳夢梅有誰能撫平她秀眉間的相思呢?下片接著鋪敘杜、柳之間的情事。詞評家云:“湯義仍詞,情文俱美,大致不出曲家窠臼。若阮郎歸之‘斷腸春色在眉彎,倩誰臨遠山’、‘蜀妝啼雨畫來難,高唐云影間’,舞身如環,綽有豐度,斯足稱矣。”(清張德瀛撰《詞征》卷六)頗具識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湯顯祖對回文詞的繼承與創新。回文詞大致有兩種:一種是逐句逐句(即下一句與上一句是回文)構成回文,另一種是下片與上片構成回文,或同詞牌的下一首與上一首詞構成回文。前人稱第一種為“就句回者”,第二種為“通體回者”。前者始于蘇軾、朱熹,后者始于湯顯祖。湯顯祖繼承了第一種回文詞的傳統,同時也新創了第二種回文詞。前者如《菩薩蠻·邯鄲夢回文》:
客驚秋色山東宅,宅東山色秋驚客。盧姓舊家儒,儒家舊姓盧。隱名何借問,問借何名隱。生小誤癡情,情癡誤小生。
這是題寫《邯鄲夢》題旨的詞,用回文的形式,新穎別致,回環往復,情韻流美。后者如《菩薩蠻·織錦回文》:
梅題遠色春歸得,遲鄉瘴嶺過愁客。孤影雁回斜,峰寒逼翠紗。窗殘拋錦室,織急還催織。錦官當日情,啼斷望河明。(其一)
明河望斷啼情日,當官錦織催還急。織室錦拋殘,窗紗翠逼寒。峰斜回雁影,孤客愁過嶺。瘴鄉遲得歸,春色遠題梅。(其二)
下詞對上詞構成回文,題材是傳統的游子、思婦內容,卻于回環往復中唱嘆有致,足見詞人運用文字技巧的嫻熟。類似的又如《菩薩蠻》:
還生赦泣人天望,雙成錦匹孤鸞悵。獨泣見誰憐,流人苦瘴煙。生親還棄杼,鴛配關河戍。遠心天未知,人道赦來時。(其一)
時來赦道人知未,天心遠戍何關配。鴛杼棄還親,生煙瘴苦人。流憐誰見泣,獨悵鸞孤匹。錦成雙望天,人泣赦生還。(其二)
同樣是兩首詞之間構成回文,表現流配之人遇赦生還、喜極而泣的情景,觸及人性之處,令人慨嘆。對于湯翁的回文詞新創之舉,不應該僅以文人墨客玩弄文字游戲視之。清王弈清引《今古詞選》云:“湯義仍文采風流,照耀一世,出其緒余,以為填詞。如回文《菩薩蠻》《添字昭君怨》,皆杰作也。”(《歷代詞話》卷十)評價甚高,可以參考。
上一篇:明代江西詩詞·元末明初江西詩詞·元末明初詞人·梁寅
下一篇:宋元江西詩詞·南宋前期江西詩歌·汪藻、王庭珪、胡銓的愛國詩歌·汪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