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詩詞創作隊伍已有百萬之眾,或近千萬,即以每人每年發表一首詩計算,一年的產量就是全唐詩的二十多倍。這能說是繁榮嗎?不能。詩詞創作的繁榮,只能靠好詩來維持。用廢話套話寫出來的詩,再多也沒有用。下面便具體談談創作詩詞陷入誤區的幾個方面,以期學詩者省醒和借鑒。
(1)泛濫病。應制詩過于泛濫,此成一病。應制詩過去是應天子之命才寫,如今沒有命令也寫,蔚然成風。譬如誕辰日、紀念周年以及重大題材詩都可以歸于此類。例如“奧運百年圓美夢”、“中華百族向繁榮”、“萬里山河披錦繡”這類詩純屬歌功頌德,基本上都是廢話套話,或者內容空洞無物,毫無詩味。翻一翻毛澤東詩詞,沒有寫過一次國慶、黨代會。毛是行家,深知這種題材很難寫好,所以干脆不寫。當然也不能說這類詩絕對不能寫,譬如香港回歸時,詩人陳振東《迎香港回歸》:“當年炮火震漁村,爆竹今朝萬戶聞。同是硝煙長不散,兩番心事最撩人。”詩者找到自己情感的特殊載體“硝煙”了,也就是找到詩眼了,自然獲得了藝術生命力。又如王端成《香港》:“驀地驚逢咫尺間,豪華果是夢中顏。我今來此無他愿,了卻相思四百年。”一介書生的愛國熱忱,由于種種條件限制,只能用隔海相望來表達。但這種“望望而已”卻十分感人。因為它真,因為這正是我們普通老百姓愛國的一種愛法,極易引起讀者共鳴??偟膩碚f,重要節日、重大事件不好寫,很難寫得好。如果不能有感而發,或者沒有新穎的角度,還是不要動筆為好。
(2)平庸病。旅游詩過于平庸,此又誤區也。目前旅游詩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毫無主題,鮮有新意。例如“香飄百果稻糧豐”、“桃花滿樹又飛紅”、“特色風光勾客留”之類,沒有心里獨特的感受。對于一景,必有一景之特色,不同之景,必然有不同之情懷,寫出來的詩不能移于他景之述,立此又能言彼,定是失敗之作。旅游詩要出彩,必須抓住景的特點,或表現出此景引起的獨特感受,否則就沒有味道,充其量算是日記。詩不是死板地照相,雖然也要有相,但每一處都應有作者的心情在。獨特的心情才會產生獨特之境,有了獨特之境才有不趨于類同,才不會淪為平庸之作。
(3)隨便病。贈答詩過于隨便。古人的贈答詩寫得好,是由于其生活方式決定的。十年寒窗苦讀,仗劍去國,辭親遠游。而后十年長安,困于場屋,干謁王侯?;蛴钟匈H謫之類的人生起伏,故贈答詩大都情真意切。譬如蘇軾《贈劉景文》:“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這首詩前兩句寫景,抓住“荷盡”、“菊殘”描繪出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已無”與“猶有”形成強烈對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兩句議景,采用比興手法,說明人生之中也有“橙黃橘綠”時候。并勉勵朋友珍惜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這樣的贈答詩何其情真,又何其高格。今人的贈答詩則大不相同,從小學到大學畢業,當什么官任什么職?過生日結婚慶典,都寫贈答詩,無非是禮尚往來,相互恭維而已,談不上真詩。例如“祝君健步踏芳塵”、“黃公德望眾人欽”、“老來喜譜幸福篇”之類,毫無文采可言。新詩之中有“口水”派,這類古詩又與“口水詩”何異。故不能興至,應不要言詩。
(4)粗糙病。即興詩過于粗糙。從某種角度來說,即興詩比起敘事詩來,更具有詩的品格。即興詩的重點表現對象是自己的感想,只要把感想寫好了,詩便算是成功的。例如胡煥章《峽中所見》:“誰遣峽民生計艱,平陽不住住危顛??蓱z幾許茅寮屋,卻供游人畫里看。”作者同情就地后靠的三峽移民,他們有的現在還住在茅草房里,然而船上的游客卻說,這里風景如畫。作者對游客與移民這種對比,表達了對移民的深切關懷。目前一些即興詩作品往往直奔主題,缺少韻味,例如“人民血汗豈能貪”、“一代新風暖我心”之類,還不如不寫為好。我們已經污染了草原,污染了河流,千萬不要污染我們幾千年優美的文字了。
陷入創作誤區,是一件令人尷尬的事。幾十年來,我們總是習慣地把藝術等同于宣傳,心目中早已認同了宣傳政策的快板詞,所以一寫起來總是不自覺地朝快板詞靠。另外,由于大家知道的原因,以往報刊上登出的詩詞,大多數也是只講政治不講藝術,久而久之,這種公式化、概念化的東西居然成為當代詩詞藝術的文本,許多人誤認為這就是當代詩詞藝術的主流了。寫詩是一件艱苦的事,寫出一首好詩更難。寫出一首好詩,差不多等同一項發明,十三億人中,決不可能與之雷同。唯其如此,它才具有那樣強大的吸引力。我們不應該貪多務得,而應該求好求精。
上一篇:如何在創作中運用詩詞的語法特點
下一篇:如何作懷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