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養(yǎng)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后者而鞭之。》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善養(yǎng)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后者而鞭之。》出自:《莊子》名言名句
《善養(yǎng)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后者而鞭之。》譯文如下:
(外篇 達生)
養(yǎng)生之道,就好比放羊一樣,要知道自己比較遲鈍、比較愚騃的地方,好設法補救。
放羊的人,經(jīng)常鞭打比較落后的羊,使它不要遲遲的落在其他的羊之后,人類的養(yǎng)生,也和道理一樣。
從前,魯國有一個名叫單豹的人,他是一位善于養(yǎng)生的人,活到七十歲,還是跟少年人一樣。可是,不幸在山中碰到餓虎,竟被吃掉了。另有一個叫做張毅的人,他對世事的企望甚殷,所以便到各地去訪求養(yǎng)生之道。雖然他遇事能應付自如,然而,卻因染上熱病,不到四十歲就死了。就這例子來看,單豹對自己的身體用心保養(yǎng),卻不免于為老虎所吃。同樣的,張毅雖能顧慮外在的事物,卻無法防患體內(nèi)的疾病。
這例子是告訴我們,凡事各方面都要顧慮到,人們往往注意一點,而忽略自己的其他缺點。老莊的養(yǎng)生之道,就是要使人能知其全,而不僅及于偏。
上一篇:《(唯)蜩翼之知。》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下一篇:《似木雞矣。》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