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二)類名言賞析
《古人得道者生以壽長,聲色滋味能久樂之,奚故?論早定也,論早定則知早嗇,知早嗇則精不竭,秋早寒則冬必煗矣,春多雨則夏必旱矣,天地不能兩,而況于人類乎?人之與天地也同,萬物之形雖異,其情一體也,故古之治身與天下者,必法天地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與翻譯
注釋 嗇(se): 節儉, 不浪費。煗(nuan): 暖。
句意 古代得道的人生命長久, 能夠長久享受聲色口味, 為什么?是因為(養生的) 觀點早早地確立了。早確立觀點就早知道克制, 早知道節制就不會衰竭精力, 正如秋天早寒, 冬天就會暖和; 春天多雨, 夏天就會干旱,天地尚不能并兼, 更何況人類呢! 人與天地的規律是一樣的, 萬物雖然形體各異, 但規律是一致的, 所以古代修養身心和管理天下的人, 一定取法自然。
《古人得道者生以壽長,聲色滋味能久樂之,奚故?論早定也,論早定則知早嗇,知早嗇則精不竭,秋早寒則冬必煗矣,春多雨則夏必旱矣,天地不能兩,而況于人類乎?人之與天地也同,萬物之形雖異,其情一體也,故古之治身與天下者,必法天地也。》出自:《呂氏春秋·情欲》
上一篇:《天生人而使有貪有欲,欲有情,情有節.圣人修節以止欲,故不過行其情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何謂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則生害矣.大喜、大怒、大憂、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則生害矣.大寒、大熱、大燥、大濕、大風、大霖、大霧,七者動精則生害矣.故凡養生,莫若知本,知本則疾無由至矣.》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