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拼音:duǒ guo chū yī , duǒ bu guò shí wǔ
釋義見[癩哈蟆躲端午,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例如
吳大杰,你這又算個什么東西呢?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以后還能永遠用個棉襖把腦袋蒙起來嗎?(蔣子龍《?!?
朱盛寫道: “有狄德羅上陣抵擋,免去你我發言之苦?!鄙蛑緲I回寫道: “躲過了初一躲不過十五?!?諶容《真真假假》)
或作[躲過初一躲不了十五]。例如
我若不敢進京,定叫他人笑咱膽小無能,反而添了老袁的威風。躲過初一躲不了十五,日后老袁再找麻煩,難道咱老張就一輩子縮著脖子矮人三分不成?(《張作霖演義》8回)
或作[躲初一躲不了十五]。例如
“光棍不吃眼前虧,我得出去躲躲?!壁w四海想了想說:“躲初一躲不了十五,錢老二告你通匪,你就真正干它一場吧?!?(《張作霖演義》1回)
或作[躲過了初一,躲不開十五]。例如
“你想得周到。”水芹點了點頭,“可是,你不忍心,難道別人不狠心;那個姑娘躲過了初一,也躲不開十五呀!”(劉紹棠《綠楊堤》4)
上一篇:歇后語《跑了和尚跑不了廟》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軟硬不吃》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