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糟鼻子不吃酒,枉擔其名》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糟鼻子不吃酒,枉擔其名
拼音:zāo bí zi bù chī jiǔ , wǎng dān qí míng
糟鼻子即酒糟鼻子,是一種慢性皮膚病,鼻子尖兒皮膚呈暗紅色,象人喝酒以后的鼻子。枉擔其名,空有名聲或名義而沒有實際。例如
行者道:“固然如此,但只三宮娘娘,與他同眠同起,點污了他的身體,壞了多少綱常倫理,還叫做不曾害人?”菩薩道:“點污他不得,他是個騸了的獅子?!卑私渎勓?,走近前,就摸了一把。笑道:“這妖精真個是‘糟鼻子不吃酒——枉擔其名’了!”(《西游記》39回)
或作[糟鼻子不吃酒,枉耽虛名]。例如
呂德遠外面庫里要了天平,高高兌了二十兩兩封銀子,用紙浮包停當,又是每人一匹綾機絲綢, 一匹絨紗,四方蜀錦汗巾,使氈包托了,送到素姐面前。素姐道:“‘莫信直中直,須防人不仁’。拿天平來,我把這銀子兌兌,別要‘糟鼻子不吃酒,枉耽虛名’的?!?《醒世姻緣傳》96 回)
或作[糟鼻子不吃酒]。例如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百姓們把銀子收得去了,依舊又不替我們弭縫,不過說起初原是私派,見后來事犯,才把銀子散與我們,這不成了“糟鼻子不吃酒”,何濟于事?可惜瞎了許多銀子! (《醒世姻緣傳》17回)
上一篇:歇后語《糞堆上生棵靈芝草》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紅口白牙》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