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狗坐花轎,不識人抬舉》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狗坐花轎,不識人抬舉
拼音:gǒu zuò huā jiào , bù shì rén tái ju
譏諷不領會別人的好意。例如
“谷串兒,你答應不答應?”女人把一口涼嗖嗖冷森森的鬼頭刀,在谷串兒的腦瓜皮上刮來刮去,一片片頭發茬子刮了下來。 “答應,樂意!”谷串兒隨機應變不吃眼前虧,滿肚子苦水嘴皮子甜,“您老人家這么瞧得起我谷串兒,是我的祖上陰德三生有幸,我怎敢……怎能狗坐花轎不識人抬舉?”(劉紹棠《水邊人的哀樂故事》)
或作[狗坐轎子,不識人抬]。例如
三楞子、二牛子等一幫小伙子齊聲喊道:“劉二虎,你交不交出鄉親們的東西?”“不要狗坐轎子——不識人抬呀。”(《冀魯春秋》1部7章1)
或作[狗上轎子,不識抬舉]。例如
那家伙聽說不去,把大驢臉往下一耷拉,威脅說:“怎么,林先生,不去?您可是久闖江湖的,咱可別放著明白裝糊涂,別給臉不要臉,狗上轎子不識抬舉。”(《琵琶行》7章)
或作[狗坐轎子]。例如
“哼,黃鼠狼給雞拜年,你給我滾!”“我看你是狗坐轎子!告訴你,我并不欠你什么,現在哪里沒有競爭,你恨我不如怨你自己沒本事!”(賀慈航《蠱惑》)
上一篇:歇后語《狗咬尿泡空歡喜》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狗攆鴨子呱呱叫》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