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牛蹄子兩瓣》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牛蹄子兩瓣
拼音:niú tí zi liǎng bàn
比喻雙方有隔閡,或者關系破裂。2.雙方各干自己的一套。3.行動和目的正相反。例如
虛君共和,架空了金裹銀兒,傻貨大哥跟女兒一條心;可是,一聽春蔓要把從她娘腰包掏出的錢財,作為農田基本建設投資,花在她承包的八十三畝地上,他又跟女兒牛蹄子兩瓣了。(《野婚》37)
或作[牛蹄子兩半]。例如
她沒有想到:宛芬娘自己覓了一條船,竟來個不辭而別。大難臨頭,這娘倆就象出窩的鵓鴿鳥一樣,先飛走了。這還要結什么親呢?哼,牛蹄子兩半的“親戚”罷了。(《庚子風云》1部7章)
或作[牛蹄子分兩瓣]。例如
“姜老頭說了,‘他搞他的政治,我抓我的生產’;”范漢儒悄聲說,“牛蹄子分兩瓣!”(從維熙《雪落黃河靜無聲》)
或作[牛蹄子分兩半]。例如藍本滿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跟覃伊明一樣醉心于自己的事業。不過,兩個正好是手段和目標各不相同,然而卻又各得其所。正是“牛蹄子分兩半”。(潘榮才《啞胡》)
或作[牛蹄子兩掰著]。掰bai。例如
人們要丫頭,你給他送個小子去,這不是牛蹄子兩掰著的買賣,越走越遠了嗎? (《括蒼山恩仇記》26回)
或作[老牛蹄子,兩掰]。
上一篇:歇后語《牛不喝水強按頭》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牽著不走,打著倒退》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