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
拼音:huǒ dào zhū tóu làn , qián dào gōng shì bàn
火候夠了豬頭能煮得爛熟,錢花夠了難辦的公事也能辦了。1.指舊時候的衙門收了賄賂才會給人辦事。2.指錢花夠了,什么事也能辦到。例如
“我在刑部有熟人。”一直不曾開口的張五,突然說道:“‘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沒有甚么不能翻的案子。”(《茂陵秋》6)
西門慶隨即差玳安拿食盒,還當酒抬送到夏提刑家。夏提刑親在門上收了,拿回帖,又賞了玳安二兩銀子,兩名排軍四錢,俱不在話下。常言道: “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金瓶梅》47回)
當日席散,韓夫人取出若干物事,制辦賽神禮物,繡下四首長幡。自古道: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憑你世間稀奇作怪的東西,有了錢,那一件做不出來。(《醒世恒言》卷13)
或作[火大蒸的豬頭爛,錢多買的公事辦]。例如
盛希僑道:“啥是章程,銀子就是章程。‘火大蒸的豬頭爛,錢多買的公事辦’。老滿,咱帳房有多少銀子?”(《歧路燈》77回)
或作[錢到公事辦,火到豬頭爛]。
上一篇:歇后語《滾油鍋扔進了一把鹽粒子,炸開了》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熱臉貼冷屁股》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