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鴨吃礱糠,空歡喜》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鴨吃礱糠,空歡喜
拼音:yā chī lóng kāng , kōng huān xi
礱,去掉稻殼的工具,形狀略象磨。礱糠,稻谷用礱加工以后剩下的外殼。鴨子光吃稻殼,吃不著米,沒得到真正的飼料。比喻人由于希望或者努力落空,白高興一場。例如
潘金蓮到這時才明白,這惡漢子的心,其實絲毫不在她身上,方才她是鴨吃礱糠空歡喜罷了。于是乎……她委屈地銳聲叫了起來:“奴家不是什么惜惜!官人放手!”(盧群《潘金蓮》100頁)
或作[鴨吃礱糠,空歡喜一場]。例如
(田信兒)說著,把四大伯送虎鞭的事說了一遍。彩芹聽了,一滾鉆進信兒的被窩:“阿彌陀佛,這下可好,你的病可該治好了!”兩個人嘰嘰咕咕說了半宿話,彩芹心細,她囑咐信兒明早去中醫院問問老中醫,別鴨吃礱糠,弄個空歡喜一場。(李光藩《“鞭”打鴛鴦》)
上一篇:歇后語《雞窩里飛出金鳳凰》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鷹嘴鴨子爪,能吃不能拿》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