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鷹嘴鴨子爪,能吃不能拿》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鷹嘴鴨子爪,能吃不能拿
拼音:yīng zuǐ yā zi zhuǎ , néng chī bù néng ná
鷹嘴銳利;鴨子爪兒因為有蹼而不能捉食。比喻人能吃不能干,或者能說不能干。例如
她和過大夫總角夫妻,一輩子沒紅過臉。現(xiàn)在眼看自己不行了。一想起丟下老頭一個人就揪心。這人鷹嘴鴨子爪,能吃不能拿。除去會看病,連釘個紐扣也釘不上。(鄧友梅《那五》2)
我現(xiàn)在明白為什么沒人要你了,用你們本地的話說就是嫌你是個“能能梗”。誰也沒有你能耐大,誰也沒有你嘴能說,誰也沒有你心眼多。你想想,哪個老實巴腳的社員愿意自己組里有個鷹嘴鴨子爪——能吃不能拿的婆婆? (蔣子龍《燕趙悲歌》2章8)
哈叭狗覺得手下雖有二十幾個警察,但,個個都是鷹嘴鴨子爪、能吃不能拿的手,催討小麥的事,只能依靠侯扒皮。(《敵后武工隊》11章1)
上一篇:歇后語《鴨吃礱糠,空歡喜》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黃連樹下彈琴,苦中作樂》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