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鍋里有了碗里也就有了》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鍋里有了碗里也就有了
拼音:guō li yǒu le wǎn li yě jiù yǒu le
比喻集體富裕了或者得利了,每個成員也會富裕或者得利。例如
郭守成卻說:“社里人多,輪到個人名下,能多分多少!眼下咱倒先吃了三捆高粱桿的虧。”郭春海就勸他:“爹,吃不了虧,大河漲水小河滿,鍋里有了碗里也就有了。”(《汾水長流》4章)
或作[鍋里有,碗里還怕沒有嗎]。例如
席三冷笑道: “不怕他是鐵打的,既入了我們這所洪爐,也許將他捏成面人兒,……只是事體成功,我也不要你們別的謝謝,只消一件狐皮袍子過冬。”劉祥笑道:“這個,你老盡管放心,鍋里有,碗里還怕沒有嗎?……”(《廣陵潮》80回)
或作[鍋里有,碗里才能有]。例如
“按中隊收方算賬,還不是一樣?鍋里有,碗里才能有啊。”葵花口齒伶俐地給了他一個簡單明確的答復。(《淮上人家》6章26)
上一篇:歇后語《銀樣蠟槍頭》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錛鑿木死在樹窟窿里,吃了嘴的虧》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