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吃硬不吃軟》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吃硬不吃軟
拼音:chī yìng bù chī ruǎn
一般指害怕蠻橫、強硬的人,碰上強制手段就順從,不聽從平和的要求或者勸告。2.也可以指跟上述相反的情況。例如
他對老師學說了一遍,老師說:“漢奸是吃硬不吃軟的。”(孫犁《黃敏兒》)
人跟人要和睦相處的法子很多,但不定每一種法子,每一個都合用。有的是吃軟不吃硬,彼此客氣,拿面子拘著,不好意思發(fā)作;有的是吃硬不吃軟,你兇過他的頭,他反倒服你了。(《延陵劍》102頁)
何況薛金蓮是個堂子里頭的人,見了白花花的四百塊錢,又是自己送上門來的,那肯不受?不過平日之間摸著了陶觀察的脾氣,是個吃硬不吃軟的人,明曉得這四百塊錢是飛也飛不到那里去的,落得擺些身分,不要他的,也好裝裝自己的腔。(《九尾龜》94回)
金臺吃硬不吃軟,見來人已低頭認錯,愿意改悔,就道:“改了就好。但不知你講的可是實話?”孔文應道: “句句實話,決不食言。”(《金臺三打少林寺》14回)
上一篇:歇后語《吃人飯不拉人屎》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吃蔥吃蒜不吃姜》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