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一物降一物,鹽鹵點豆腐》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一物降一物,鹽鹵點豆腐
拼音:yī wù xiáng yī wù , yán lǔ diǎn dòu fu
鹽鹵是熬鹽剩下的液體。點,使液體一滴一滴往下落。鹽鹵點進豆漿,豆漿才凝成豆腐。1.比喻一種人能使另一種人馴服。2.比喻一種物能治服另一種物。例如
“一物降一物”,他承認他在鄭昆山面前,就是那軟軟的豆腐。因此,當鄭昆山沒有回答他的問話時,他也趕快閉上了嘴巴。(從維熙《風淚眼》3)
或作[一物降一物]。例如
咦!列公,你看!好個擺大架子的姑娘!好一班陪小心的強盜!這大概就叫作“財壓奴婢,藝壓當行”,又叫作“一物降一物”。 (《兒女英雄傳》21回)
或作[一物治一物]。例如
別看這幫花花兵不整齊,個個都能單打獨闖。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外行:下河能深潛水底,起高能飛躍城墻;一物治一物,游擊治鬼子。(《橋隆飆》397頁)
或作[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上一篇:歇后語《一頭碰在南墻上》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一竿子扎到底》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