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干曲二首
作者: 張國強
【原文】:
一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舟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二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
【原文作者】:崔顥
【鑒賞】:
《長干曲》本是在唐朝以前就有的一種古老的歌曲,它的內容多數是描寫長江下游南京長干里一帶(今南京市南)船家兒女的生活。崔顥寫的這兩首詩,也是描寫類似的內容。
一個船家姑娘在江中行船,發現另一只船上站著一位搖船的小伙子,大概姑娘對他很有好感吧,想主動和他攀談攀談,但怎樣開口呢?又借什么話題呢?我們在詩里可以看出,這個姑娘是很聰明的,第一首詩就是寫姑娘向小伙子約問話。
姑娘開口第一句話問道:“阿哥家住什么地方呀?”姑娘這樣發問,顯得很有分寸,因為大家本來并不相識,偶然碰到一塊,所以不能問得很多,而向對方詢問家住哪里,就顯得很自然,也可避免旁人的說三道四。接下來一句,是告訴對方自己的家鄉在橫塘(今南京西南一帶)。這樣,姑娘又把話題引回到自己身上,既消除了因為自己突然發問而使男青年有些尷尬的感覺,又把話題引向了更深的一步。以下二句是說:“我停船只是想打聽一下,我們彼此可能是同鄉吧?”這二句話很能說明姑娘的聰明伶俐,她既為自己的貿然發問作了進一步解釋,又可使男青年易于回答她的話,也可免得旁人亂加猜疑。
第二首詩是男青年對姑娘的回答。這四句詩的意思是:我家就住在九江(這里指長江下游一帶)附近,經常在這里來來往往,你我同是長干這地方的人,可是卻從小就沒有能夠相見認識。面對那個姑娘很有分寸的提問,男青年的回答也是彬彬有禮,相當得體。這個回答的前三句是針對女主人公“君家在何處”、“或恐是同鄉”的提問。單獨看,這些話不過是一般的你問我答,并不能看出男青年在聽到那個姑娘主動和他攀談后心里究竟是怎樣想的,但最后一句“生小不相識”卻隱隱約約地透露出男青年對姑娘也是存有好感的,因為它表達了男青年對兩人不能很早就認識的一種遺憾心情,這就給姑娘以一種極大的安慰,使得姑娘感到自己并沒有看錯人,因為男青年對她也有好感。
這兩首詩,表面上只不過是一男一女兩位青年偶然遇上后進行的簡單交談,但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兩人的問話答語都是話里有話,兩人所說的并不一定是心里所想的全部內容,心里所想的卻又不直接說出來,所以,這就給我們留下了極大的想像的余地,增加了我們讀詩時進一步揣測的興味。
上一篇:《長信秋詞(奉帚平明金殿開)》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問劉十九》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