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信秋詞(奉帚平明金殿開)
作者: 唐月琴姚益心
【原文】:
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原文作者】:王昌齡
【鑒賞】:
“長信”,宮名。“秋詞”,秋天里的歌辭。《長信秋詞》,寫的是一個宮妃在秋天的長信宮里自怨自艾,自悲自嘆,唱出來的一番怨辭,因此它是一首描寫宮中女子苦悶和悲怨之情的宮怨詩。
詩的第一句說:曉色初開,東方剛透出一線白光,金殿的大門就打開了,一個女子手執帚把,打掃起來。“平明”,天剛亮的時候。“金殿”,指長信宮殿。
第二句說:這個女子手執團扇來回地走著。“團扇”,圓形有柄的扇子,是我國古代王宮中常用的扇子,又叫“宮扇”。“徘徊”,來回地行走。
第三句說:象美玉般潔白光亮的面龐呀,還不如那只渾身烏黑、丑陋的寒鴉。“寒鴉”,鴉的一種,又叫慈烏、小山老鴰。
第四句說:丑老鴉還能自由自在地飛到昭陽宮去哩,你看它帶著君王的恩澤飛來了啊!“而我呢……”,詩人沒有說出來,但是,這弦外之音我們是可以體會到的。古代用“日”比喻皇帝,“日影”就借指皇帝的恩寵。
詩中的“團扇”是一個十分新巧的比喻。因為扇子的特點到了秋天就被閑置不用,這里被用來暗示了詩中女主人公失寵被棄的悲慘命運。睹物傷情,一種物我同類的悲嘆之情就自然產生了。“團扇”又是詩人借用的一個歷史故事:漢成帝的嬪妃班婕好,被成帝遺棄后,冷落在長信宮。一個秋天的清晨,她睹扇傷情,寫下了一首《團扇歌》,借團扇秋來的被棄,比喻了自己被漢成帝遺棄的命運。詩人借用這個故事和比喻,顯然是告訴我們,這個女子也是一個被遺棄的女子,她的抱扇徘徊和班婕好當年的心情是一樣的,因為在封建社會里,歷代君王都是一樣的喜新厭舊的。第三、四句中的“玉顏”和“寒鴉”是一個強烈的對比,詩人故意不讓女主人公說自己不如人,卻說自己不如物,這樣就把這個女子失寵后深重的凄苦之情,表現得分外曲折了。
上一篇:《錢塘湖春行》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長干曲二首》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