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冬至夜思家
作者: 徐楓
【原文】: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原文作者】:白居易
【鑒賞】:
“冬至”,農歷節氣,在陽歷12月21日或22日,這一天黑夜時間是全年中最長的。有一年,白居易在邯鄲驛站過冬至節,寫下上面這首詩。
詩的第一句是說當一年一度的冬至佳節來臨時,自己正遠離家園,孤獨地滯留在邯鄲的一個驛站里。在唐代,冬至是一個挺熱鬧的節日,那一天,朝廷官員放假,老百姓穿上新衣,人們歡歡喜喜地互賀節日,就象元旦一樣快活。在這樣美好的晚上,要是和家人歡聚在一起多好啊!可詩人卻孤零零地在旅途的驛站中過節。“驛(益yì)”,驛站,是古代傳遞公文的人或出差官員途中休息的地方。“邯鄲”,現在的河北省邯鄲市。
第二句是寫詩人驛里過節的情形。在昏暗燭光的臨照下,他在一個沒有親情味兒的客店里,抱膝而坐,因為孤單單一個人,只好與自己的影子做伴了。“抱膝”的動作,可見他百無聊賴的茫然神態。“燈前”,點出了夜,照出了影。“影伴身”,寫出了詩人無可告語的孤獨。此刻,詩人耳目中,只有肅穆的更聲、模糊的孤影、搖晃的燭焰、凄寒的夜風。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樣的不眠之夜里,思鄉的情感,就很自然被撩起了。
三、四兩句,寫詩人想象此時此刻家中親人在做什么。他猜想在這夜蟲寂然的冬至夜里,親人們大概也像自己一樣,睡不著覺,燈前坐到深夜,深情款款地談論著自己呢!“遠行人”,指詩人自己。像詩人苦于天涯阻隔,只好在想象中走向熟悉的故土,希望能捕捉些親情的惦掛祝禱,填補心頭鄉思的缺憾,以求慰藉了。這種情感,是飄泊在外的人很容易產生的,讀來很自然,也很酸澀。
全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
上一篇:《遣懷》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酒醒(酒醒撥剔殘灰火)》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