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樓送辛漸
作者: 江楓
【原文】: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原文作者】:王昌齡
【鑒賞】:
唐代詩壇上流傳著一個著名的“旗亭畫壁”故事:說王昌齡、高適、王之渙三人以詩齊名,他們的詩在歌樓酒肆廣泛傳唱。一個下雪天,這三個人到旗亭吃酒。這時來了一群歌女,登樓會宴。三人私下打賭,看她們演唱誰的詩最多,以定高下。結果演唱王昌齡的詩最多,第一位歌女首先唱的就是王昌齡上面這首詩。
這是王昌齡為送別好友辛漸寫的。其時,他做江寧(今南京)丞,辛漸要取道揚州回洛陽去,王昌齡一直從江寧送他到潤州(鎮江),當晚在潤州芙蓉樓為辛漸設酒送行,第二天早晨送到江邊分手。此詩就是寫江邊分手的情景。
“寒雨連江夜入吳”,寫迷蒙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連”、“入”二字,著意刻畫雨的動態,以渲染一種特有的情調與氣氛。這“寒雨”,使二位即將分別的好友增添了凄寒孤寂之感,而那昨夜連江風雨之聲,怕是攪得他們不能入睡吧!
“平明送客楚山孤”,天剛亮時,詩人送客到江邊,遙望江北遠山孤峙,想到友人即將乘舟遠去到那楚山之外,不禁感到一種難以名狀的孤寂。“楚山孤”,是寫當時眼睛望出去的景象,也是寫自己送客時的感受。那矗立在蒼莽平野上的一座孤山,似乎象征著詩人的目前處境。王昌齡遠離京城,流貶江南,眼看好友回到洛陽,即將與親友相聚,而自己卻獨自留在吳地,不正象這孤零零的楚山佇立江畔空望流水逝去嗎!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兩句是臨別叮嚀之辭。王昌齡叮囑辛漸說,如果洛陽親友問起我的話,您就告訴他們:我的心象冰一樣清,一樣潔;而且這清潔的心還貯放在晶瑩的玉壺之中,纖塵不染呢。這一臨別寄語出人意外,他不說思念之情,不說客居的感受,而說自己人格如何光明磊落,其中是大有深意的。王昌齡才華橫溢,名氣很響,上面做官的人一直忌恨他,說他為人不拘小節,把他貶謫到很遠的地方去做小官。就是在這個時候,京城里不少人大肆攻擊他。所以詩人以清澈透明的冰心玉壺自比,捧出一顆純潔的心,以告慰遠在洛陽的親友,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更能表達他對他們的深情。
“一片冰心在玉壺”,是膾炙人口的名句,它使人想象到一種最明潔的境界,聯想到一種高尚的情操,而且這種冰心玉壺的人格象征,與上面所寫的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又隱隱有一種內在的聯系,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詩人精巧的構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沏的意境之中,渾然天成,不著痕跡,含蓄蘊藉,余韻無窮,表現出王昌齡超群絕倫的詩藝。
上一篇:《舟中讀元九詩》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蘇臺覽古》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