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梅
作者: 江楓
【原文】:
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
【原文作者】:齊己
【鑒賞】:
唐代有位齊己和尚,是長沙大溈寺附近一個農家孩子,因為家里很窮,小時候就為大溈寺放牛。寺里長老發現這孩子很聰明,又好學,常常騎在牛背上吟詩,就收留他在寺里當了和尚。后來人長大了,詩也越寫越好,成為遠近聞名的詩僧。
一個雪后初晴的清晨,山村氣候很冷,房舍、樹木、道路都覆蓋著厚厚的白雪。忽然一陣輕風吹來,仿佛空氣中夾帶著一縷清香。原來,在那結冰的小河旁,那深深雪地里,有幾枝梅花開放了!齊己驚喜不已,詩興大發,寫下上面這首《早梅》詩。
詩的大意說:正當天寒地凍,萬木凋蔽的時候,獨有梅樹卻能得到大地的暖流,回復了欣欣生意。昨夜很深的雪里竟然有一枝梅花開放,這是多么喜人的景象呀,風兒忙著來給它傳遞那裊裊清香,鳥兒也好奇地飛來,偷看它那清麗的姿容。多么可愛的梅花呀,如果您明年能應時而發的話,可獨占鰲頭,先開在帝京望春臺上呢。
齊己在這首詩中暗暗地把自己比作這山野中自開自謝、無人欣賞的早梅,只有風獻殷勤,鳥垂青眼,多么凄清寂寞啊!所以他希望這棵梅花明年“先發望春臺”,透露出他想脫去袈裟、謀取功名的心跡。
齊己對自己這首早梅詩很欣賞,便帶著詩去會見著名詩人鄭谷,希望得到他的獎掖。鄭谷接過詩來一看,詩題是《早梅》二字。接著便低聲吟詠起來,讀到原稿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數枝開”這兩句詩時,卻若有所思地對齊己說道:“您寫‘昨夜數枝開’,‘數枝’,就不算早了。不如用‘一枝’好。”經過這一點撥,齊己很受啟發。他激動地向鄭谷道:“先生真乃我一字師也!”
今天我們看到刊印齊己《早梅》詩的各種版本,都是印著“昨夜一枝開”,而齊己最初的詩,確是用的“數枝”。也許齊己原來在山村雪地看到的梅花實景是“數枝開”吧。然而,寫詩卻不能象新聞報導那樣,完全照實寫,因為詩歌攝取的藝術形象要求更加集中、鮮明和突出,這就是詩之所以為詩了。
上一篇:《早梅》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昌谷北園新筍(斫取青光寫楚辭)》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