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賞析·閨怨/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這是一首著名的閨怨詩,但是輕捷明快,堪稱盛唐閨怨詩的代表。
唐人進入仕途,求取功名富貴不外三途:一、朝廷征召。這需要鬧出很大的名聲或者有人引薦,但最為風光。李白走的就是這條路。二、科舉。隋、唐以后直至清末,都是文人出身的正途。王維走的就是這條路。三、軍功。艱苦、危險,但是來得比較快,升得也比較快。高適走的就是這條路。
這首詩中那位不知愁的少婦的夫婿,不管是走的哪一條路,反正是求取功名富貴去了,也就是詩中所說的去“覓封侯”了。妻子在家靜候佳音,等待著鳳冠霞帔的到來,當然不知道愁在何處。春天到了,化好妝,登上翠樓,望著明媚的春光,也許還看到了大好春光中踏春而來的對對情侶,她突然感覺到一陣空虛,這時候,要是丈夫陪伴在自己身旁,和自己一起沐春風,賞春景,那該多好呀!
這首詩所表現出來的淡淡的閨怨,是典型的盛唐氣象。盛唐的恢宏之氣,不僅讓男子有殺敵報國、立功封侯的愿望而躋身仕途或慷慨從軍,也彌漫到閨閣。杜甫的《新婚別》中那位結婚才三天的新媳婦,都鼓勵丈夫“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王昌齡筆下的少婦,有淡淡的失落,卻沒有深深的怨恨;有形只影單的寂寞,也有出人頭地的期望。這也許正是千百年來打動讀者的原因之一。
上一篇:名篇賞析·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柳宗元
下一篇:名篇賞析·使至塞上/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