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賞析·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柳宗元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xiāng)!
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為首的“永貞革新”,與劉禹錫、韓泰、韓曄等八人都被貶為州司馬,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八司馬”。他被貶為永州司馬。后來奉詔入朝,馬上又被貶到更遠的柳州(今屬廣西)任刺史。后人有詩說:“柳州柳太守,種柳柳江邊。柳館今尚在,千株柳拂天。”他在任上確實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但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和劉禹錫等好友本為國家富強參與革新,卻被羅織罪名貶謫邊地,肯定是牢騷滿腹的,更何況遠離故鄉(xiāng),思鄉(xiāng)之情不可斷絕。當他登上柳州城樓,看到嶺樹江流,感覺到驚風密雨,不覺如骨鯁在喉,當然要長吁一兩聲了。
柳州在廣西,是很荒涼的地方,登上城樓,所望即是茫茫大荒,在這里,不可能有什么作為了,因此,如海如天的愁思涌上心頭。
頷聯(lián)寫眼前之景,用“驚風”“密雨”烘托氣氛。
頸聯(lián)是名句。“嶺樹重遮千里目”,是遮斷了詩人望帝京,望故鄉(xiāng)的目光,換句話說,就是見不著帝京,回不了故鄉(xiāng)了。因此很自然地引出下句“江流曲似九回腸”。司馬遷《報任安書》中寫自己遭受腐刑之后,“鄉(xiāng)黨戮笑,污辱先人”,沒有臉面再上父母之丘墓,所以“腸一日而九回”。柳宗元很巧妙地把它與江流的婉轉(zhuǎn)曲折聯(lián)系在一起,鍛造出這一千古傳誦的名句。
詩是寄給漳、汀、封、連四州刺史的,所以有“共來百粵文身地”的話。漳州即今福建龍溪縣,汀州即今福建長汀縣,封州即今廣東封開縣,連州即今廣東連縣,當時都是少數(shù)民族居住的地方。“粵”是對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稱呼。“百粵”,極言民族之多。文身,是當時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習俗,據(jù)說是打魚的時候用來嚇唬蛟龍的。這四州的刺史都是“八司馬”中的人,其命運遭際和柳宗元完全一樣,柳宗元在感慨之余,設想到他們和自己也應該有同感,所以寫詩寄給他們。
上一篇:名篇賞析·江雪/柳宗元
下一篇:名篇賞析·閨怨/王昌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