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名言篇·兵非貴益多也》鑒賞
〔行軍〕兵非貴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并力、料敵、取人而已。
【鑒賞】這是孫子論述如何用兵作戰的名言。施子美注:“兵在奇變,不在眾寡。兵不貴多,在于善用也。善用兵者,伐人以謀不以力,故不勇于進。茍勇于進,則必無全勝。惟無武進者,乃可以并力、料敵、取人而已。”劉邦驥注:“此言兵不貴多,惟不可剛武輕進,但使足以并其力,料其敵,取勝于人而已。”以上注釋對孫子這句名言作了細致的詮解。孫子認為,兵不是越多越好,只是不要憑著武勇,盲目冒進,用兵的數量只要足以集中兵力、了解敵人的圖謀動向、取勝于敵人就可以了。
1931年7月,蔣介石調集30萬人馬,親自出任總司令,對紅軍進行第三次“圍剿”。當時紅軍主力不過3萬人,敵強我弱,形勢非常險惡。毛澤東決定采取避敵主力、迂回繞至敵后打擊其薄弱部位的策略。這時,紅軍西面是贛江,其余三面受敵人包圍,毛澤東毅然部署:以部分兵力向贛江佯攻,以吸引鉗制敵主力;我主力部隊則乘夜間黑暗,從空隙中插向敵后,向敵薄弱部位開刀。從8月6日至11日,紅軍接連在蓮塘、良村、黃陂打了三個勝仗,殲滅了大量敵人。當敵人察覺紅軍主力所在,慌忙轉向時,毛澤東再次以一部分兵力將敵向東北方向吸引,自己則親率主力,由東向西,從敵人一個十公里間隙的大山中偷越過去,回到興國境內集中。當敵人饑疲沮喪、退卻時,紅軍又在老營盤、方石嶺連打兩次勝仗,給敵以沉重打擊。這次戰役,紅軍先后殲滅國民黨軍3萬余人,繳械2萬余支,勝利地粉碎了蔣介石的第三次“圍剿”。
在第三次反“圍剿”的戰斗中,紅軍在毛澤東的指揮下,以機智的謀略,靈活的作戰方針,用3萬兵力擊潰了蔣介石30萬大軍的進攻,并取得重大勝利,真正實現了孫子名言“兵非貴益多也”的用兵構想。
上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辭強而進驅者,退也
下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