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名言篇·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于人》鑒賞
〔行軍〕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于人。
【鑒賞】杜牧注:“無有深謀遠慮,但恃一夫之勇,輕易不顧者,必為敵人所擒也。”黃鞏注:“無慮者,不料敵。易敵者,不并力。兵雖多必擒于人矣。”這里的“夫”是發語詞;“惟”意為只有;“易”,輕易、輕視;“擒于人”,被人所擒獲。孫子指出:只有那種毫無計慮而又輕視敵人的人,必被敵人所擒獲。孫子認為,在戰場上作戰,“無慮而易敵”是最危險的。所謂“無慮”,即不考慮任何問題,沒有深謀遠慮;“易敵”即輕視敵人,不作戰斗準備。在孫子看來,“無慮而易敵者”,必然失敗。
春秋中期,晉君遣中軍元帥郤克率上、中、下三軍共兵車800乘及狄人徒兵攻齊,以解救魯、衛被齊攻伐之難。齊頃公輕視晉軍,派使者到晉營請戰,聲稱無論晉應戰與否,必將以兵戎相見。氣焰甚為囂張。他又縱容大夫高固沖入晉軍,舉石投人,捕晉士兵而乘其車,戲言:“欲勇者買我的余勇!”次日,兩軍在鞍(今山東濟南市西)擺開陣勢。齊頃公急于求勝,揚言:“我且剪滅這些再吃早飯!”說著,馬不披甲而領兵馳向晉軍。晉軍奮勇搏擊,大敗齊軍。晉、魯、衛聯軍乘勝追擊。齊頃公在敗退中為掩人耳目,使人難以辨認,乃與車右逢丑父換位。其車出現故障,又有另一車載齊頃公逃跑,而逢丑父當了俘虜。經過許多驚險,齊頃公才率殘部由徐關而回到齊都。接著,晉軍追擊至丘輿(今山東淄博市南),進逼齊都臨淄。齊頃公只好派人獻寶、割地,向晉求和。
孫子的名言:“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于人。”春秋時的齊頃公,就是孫子所說的這樣一個“無慮而易敵者”。他面對晉軍,氣焰囂張,口出狂言,絲毫不考慮如何與晉軍作戰之事,馬不披甲就沖向敵陣。在作戰不利后就要逃跑,齊頃公想方設法與人換位,使敵人難以辨認,逃回齊都。像齊頃公這樣“無慮而易敵者”而沒有“擒于人”,完全是偶然的僥幸。
上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兵非貴益多也
下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合之以文,齊之以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