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名言篇·斗眾如斗寡,形名是也》鑒賞
〔勢〕斗眾如斗寡,形名是也。
【鑒賞】什么是“形名”,各家說法不一。多數學者采用曹操的解釋。曹操注:“旌旗曰形,金鼓曰名。”陳皞注:“夫軍士既眾,分布必廣。臨陳對敵,遞不相知,故設旌旗之形,使各認之。進退遲速,又不相聞,故設金鼓以節之。所以令之曰:‘聞鼓則進,聞金則止?!苷f是也?!眲⒁ⅲ骸靶?,謂旌旗麾幟之形;名,謂金鼓笳笛之名。以其言不相聞也,故為之金鼓笳笛,使聽之而進止;以其視不相見也,故為之旌旗麾幟,使視之而左右。故斗百萬之眾,與斗寡同。”從各家注釋可知,孫子在這里指出,指揮眾多的軍隊戰斗就像指揮寡少的人戰斗一樣,用的是“形名”即旌旗、金鼓等工具。旌旗指向哪里,眾多的軍隊就沖向哪里;軍隊聽到鼓聲就前進,聽到金聲就停止。如此,眾多軍隊的戰斗就像寡少的人戰斗一樣容易指揮了。
古代用金鼓、旌旗指揮眾多的軍隊,使其步調一致,因而獲勝。春秋時期齊晉鞍之戰,晉中軍元帥郤克中箭受傷,不能擊鼓指揮軍隊戰斗。其駕車手解張乃左手并執兩根韁繩,右手持鼓槌代郤克擊鼓。這時,馬奔跑不能止,晉軍在鼓聲的指揮下,向齊師猛沖過來。晉軍并沒有因主帥的受傷而停止進攻,全軍只聽鼓聲的指揮而奮勇沖擊,因而獲得大勝。
唐朝中期,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戰斗中,擔任天下兵馬元帥的李光弼率軍在河陽(今河南孟州市南)與史思明“丞相”周摯軍隊對峙。因寡不敵眾,形勢相當嚴峻。李光弼當眾表示決心:“戰,危事。吾,國之三公,不可死賊手。萬一戰不利,諸君前死于敵;我自剄于此,不令諸君獨死也。”然后下令:“爾曹望吾旗而戰,吾飐(搖動)旗緩,任爾擇利而戰;吾急飐旗三至地,則萬眾齊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斬?!贝鰬?,“光弼連飐其旗,諸將齊進致死,呼聲動天地,賊眾大潰”(《資治通鑒·唐肅宗乾元二年》)。在這場決戰中,李光弼親自揮動帥旗指揮督陣。注解《資治通鑒》的胡三省評論說:“河陽之戰,真為確斗。非李光弼(揮帥旗)督諸將致死,不足以決勝?!笨梢姟靶蚊?旌旗與金鼓)在古代戰爭中,“斗眾如斗寡”,指揮眾多的軍隊戰斗,使其步調一致,鼓舞士氣,往往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上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
下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