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主題篇·戰前準備》鑒賞
〔形〕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形〕善戰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
〔九變〕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鑒賞】在戰爭之前,除了比較雙方的“五事”、“七計”,預測戰爭勝負,用“廟算”進行決策,以及采用各種方法“為之勢”、“因利而制權”外,還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這是孫子軍事思想的又一個重要方面。《形》篇說:“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善戰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崩铙茏ⅲ骸胺蛏朴帽?,守則深壘,多具軍食,善其教練;攻其城則尚撞棚云梯,土山地道;陳則左川澤,右丘陵,為不可勝也?!睆堫A注:“審吾法令,明吾賞罰,便吾器用,養吾武勇,是立于不敗之地也。”《九變》篇又說:“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曹操注:“安不忘危,常設備也?!?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meiyaoch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梅堯臣注:“所賴者,有備也?!鄙鲜鰧O子的言論和各家注解都充分說明戰前各項準備工作的重要性。
戰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歷來軍事家都十分注意。司馬穰苴說:“凡戰,定爵位,著功罪,申教令?!彼^“定爵位”是明確各級軍官的高低和職責;“著功罪”是表彰軍隊各部過去的功勞和警戒過去的罪過;“申教令”是對部下加強教育,使其聽從命令。他又說:“順天、阜財、懌眾、利地、右兵,是為五慮。”即在戰前要選擇天時、聚集財富、使眾悅服、占據有利地勢、重視兵器的配備和堅利。司馬穰苴還說:“凡戰,人習陣利,極物以預,是謂有善。”(《司馬法·定爵》)他要求人人練習陣戰之利,預先充分利用各種物質條件,就會有好的結果??梢娝抉R穰苴對戰前準備的重視。孫臏說: 戰時要“事備而后動”;“無備者傷”,“無備者困于地”(見《孫臏兵法》的《勢備》、《見威王》、《威王問》等篇)。可見孫臏也十分重視戰前的各項準備。以上這些論述,與孫子主張“先為不可勝”、“立于不敗之地”、“恃吾有以待”等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由于戰前缺乏準備而導致戰爭失敗的事,在春秋時代比比皆是。公元前638年,邾人出師攻魯。魯輕視邾,“不設備而御之”。結果兩軍一戰,魯師大敗,魯公的頭盔亦被邾人所獲。公元前582年,楚人伐莒。莒“無備”,“不修城郭”,故只十二日“楚克其三都”,莒國幾乎被滅。公元前562年,秦庶長鮑等帥師伐晉,晉因秦師少而“弗設備”,結果“晉師敗績”。由上述多次戰例說明,孫子主張在戰前要“先為不可勝”和“立于不敗之地”的論斷,是從長期的戰爭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是多么英明而有遠見的策略!
歷史上因事先準備充分而取得戰爭勝利的事,也不勝枚舉。公元619年,唐高祖李淵派秦王李世民迎戰依附突厥的劉武周,在柏壁(今山西新絳縣)與劉武周部將宋金剛對峙。諸將紛紛請戰,李世民分析說:“宋金剛孤軍深入,兵鋒甚銳;但其補給困難,故其意在速戰,不利持久。我們則應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出擊。另外,我們可分兵直趨汾(今山西汾陽市)、隰(今山西隰縣),攻其腹地。如此,則宋金剛前無可掠,后有失地之憂,必然退兵。那時我們再進擊,定有所獲?!贝文?月,宋金剛部因處境不利,被迫撤軍。李世民乘勢追擊,在雀鼠谷(今山西介休市西南)大敗宋金剛,使其損失慘重,狼狽逃竄。這一戰役,李世民“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胸有計謀,抓住時機出擊,因而取得大勝。
孫子關于“先為不可勝”、“立于不敗之地”的策略,還可運用于非軍事領域的各個方面,這里僅以體育競賽為例。跳水是一項技術性很高的運動,參加跳水比賽要有很強的毅力,才能練得高超的跳水技能。跳水隊員中流行著這樣一句話:“臺上一秒鐘,臺下數年功?!北荣悤r成功、優美的一跳,要靠平時成千上萬次的實踐、改進、鞏固、提高才能練就。第26屆奧運會男子3米跳板跳水冠軍、金牌獲得者熊倪曾深有感慨地說:“中國跳水隊所取得的每一塊金牌,都是教練員同運動員用血汗澆鑄出來的?!痹谔荣愔?,只有如孫子所說的那樣“先為不可勝”,練就一身別人無法超越的本領,才能獲得冠軍,奪取金牌,在世界體壇上一展雄風!
孫子所說“善戰者先為不可勝”、“立于不敗之地”、“勝兵先勝而后求戰”等教導,應該成為體育競賽項目參加者的座右銘。
上一篇:孫子兵法·主題篇·靈活用兵
下一篇:孫子兵法·主題篇·治軍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