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名言篇·兵之情主速》鑒賞
〔九地〕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鑒賞】這是孫子論述的用兵作戰(zhàn)當力求快速突襲的名言。張預(yù)注:“用兵之理,惟尚神速。所貴乎速者,乘人之倉促,使不及為備也。出兵于不虞(沒有防備)之徑,以掩(攻殺)其不戒,故敵驚憂散亂,而前后不相及,眾寡不相恃也。”施子美注:“兵聞拙速,未見巧之久也。惟速則可以乘人之不及,殆猶震雷之不及掩耳,迅雷之不及瞑目。乘人之不及者,乘其慮之所不及也。欲乘其不及,則必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彼既不虞我之乘來,則必不致戒,故其可攻之。”顯然,用兵作戰(zhàn),快速突襲,乘敵人來不及準備,走沒有設(shè)防的道路,攻其沒有戒備的地方,自然易于成功。
1935年5月25日,長征中的中央紅軍在四川省石棉縣安順場強渡大渡河。但這里水深流急,只有4只小船,不可能在短時間內(nèi)全部渡河。此時,敵薛岳部緊追不放,情況危急。唯一的辦法是奪取上游的瀘定橋。瀘定橋守軍有川軍一個團。為加強防守力量,蔣介石又急調(diào)川軍2個旅增援,意欲前后夾擊,全殲紅軍于大渡河地區(qū)。面對嚴峻形勢,中央軍委決定紅軍一部繼續(xù)在安順場渡河,并沿大渡河東岸北上;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西岸北上:兩路夾河而進,火速奪占瀘定橋。27日晨,西路先頭部隊從安順場出發(fā),在“和敵人賽跑”的口號下,2晝夜強行軍160公里,于29日晨趕在敵援軍前面占領(lǐng)了瀘定橋西橋頭。此日,大渡河東西兩路紅軍密切配合,奪取了瀘定橋和瀘定城。于是,紅軍主力順利越過天險大渡河,粉碎了蔣介石處心積慮要紅軍成為“石達開第二”的陰謀。
孫子的名言:“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長征中的紅軍,為強渡大渡河,“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晝夜兼程,快速行軍,攻占敵人所“不戒”的瀘定橋,于是紅軍主力順利越過天險,創(chuàng)造了長征史上的奇跡。
上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料敵制勝
下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并敵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