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是關(guān)于描寫《場景記敘·行旅生活》類的詩句。
船行是那樣遲緩,三朝三暮還在黃牛山一帶,不覺令人感到兩鬢已經(jīng)斑白了。詩句情景交融,表達了詩人流放途中由于憂患生活的熬煎而產(chǎn)生的對年華已逝、鬢已成絲的無限慨嘆和沉痛的心情。詩句借助民謠,將這種情感更充分地表達出來。
注: 黃牛,峽川夷陵縣有黃牛山。此山既高,加上江流迂回,雖船行數(shù)日,猶能望見,行者歌曰: “朝發(fā)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
李白《上三峽》 《全唐詩》第1843頁。
上一篇:《三年笛里關(guān)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下一篇:《三條九陌麗城隈,萬戶千門平旦開》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