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即遣花開深造次,便教鶯語太丁寧》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即遣花開深造次,便教鶯語太丁寧》是關(guān)于描寫《情感抒寫·怨恨悲愁》類的詩句。
眼見詩人正沉溺于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惱人的春色偏偏又來到江亭,過于急迫地打發(fā)花兒匆匆開放,又讓黃鶯鳥鳴唱個不停。花兒開、鳥兒鳴的美麗春光,本是令人愜意的,但在被客愁纏繞的詩人心目中,卻倍增煩惱與憂愁。詩人用樂景寫哀,哀感倍增的反襯手法,在情與景的對立之中,深化他所要表達的旅況無聊的感情,加強了詩的藝術(shù)效果。
注: 無賴,無可奈何。深,過于。造次,急迫。丁寧,即叮嚀,指鳥鳴聲。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全唐詩》 第2451頁。
上一篇:《眼看人盡醉,何忍獨為醒》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下一篇:《眼見風(fēng)來沙旋移,經(jīng)年不省草生時.莫言塞北無春到,總有春來何處知》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