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一呼吸間,四肢百骸無所不到;一痛癢間,手足心知無所不通,一身之故也。無論人生,即偶,提一線而渾身俱動矣,一脈之故也。守令者,一郡縣之線也;監(jiān)司者,一省路之線也;君相者,天下之線也。心知所及,而四海莫不精神;政令所加,而萬姓莫不鼓舞者何?提其線故也。令一身有痛癢而不知覺,則為癡迷之心矣。手足不顧,則為痿痹之手足矣①。三代以來,上下不聯(lián)屬久矣,是人各一身而家各一情也,死生欣戚不相感②,其罪不在下也。
【譯文】一呼一吸之間,氣息會流通到四肢百骸;身體有一個地方痛癢,手足心腦各個器官都會感通,這是因?yàn)橹w百骸、手足等器官都長在一個身體上。不僅活生生的人是這樣,即使是木偶,提起一根線,全身都會動作,這是因?yàn)橛靡桓€相連的緣故。郡守縣令,就是一郡一縣之線;監(jiān)、司,就是一省一路之線;君、相,就是天下之線。他們的思慮所及,四海都會為之振奮;政令所到之地,百姓莫不鼓舞。這是為什么呢?是因?yàn)樘崞鹆司€的緣故。如果自身有痛癢而不知,這就是得了癡呆癥了;手足都不會動,就是得了痿痹病了。三代以后,上下不相聯(lián)屬已經(jīng)很久了,是人人各顧自身,而家家各有自己的情境。死生歡悲都不相互關(guān)心,造成這種情況,罪責(zé)不在下面的民眾。
注釋
【注釋】①痿痹:肢體不能動作之病。 ②欣戚:歡樂與憂愁。
上一篇:創(chuàng)業(yè)之君,當(dāng)海內(nèi)屬目傾聽之時,為一切雷厲風(fēng)行之法,故令行如流,民應(yīng)如響。承平日久,法度疏闊,人心散而不收,惰而不振,頑而不爽。譬如熟睡之人,百呼若聾;久倦之身,兩足如跛。惟是盜賊所追,水火所迫,或可猛醒而急奔。是以詔令廢格,政事頹靡,條上者紛紛,申飭者累累,而聽之者若罔聞。知徒多書發(fā)之勞、紙墨之費(fèi)耳。即殺其尤者一人以號召之,未知肅然改視易聽否,而迂腐之儒猶曰宜崇長厚,勿為激切。嗟夫!養(yǎng)天下之禍、甚
下一篇:不見可欲時,人人都是君子;一見可欲,不是滑了腳跟,便是擺動念頭。老子曰:“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此是閉目塞耳之學(xué)。一入耳目來,便了不得。今欲與諸君在可欲上做工夫,淫聲美色滿前,但如鑒照物,見在妍媸,不侵鏡光;過去妍媸,不留鏡里,何嫌于坐懷?何事于閉門?推之可怖可驚、可怒可惑、可憂可恨之事,無不皆然,到此才是工夫,才見手段。把持則為賢者,兩忘則為圣人。予嘗有詩云:“百尺竿頭著腳,千層浪里翻身。個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