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
更: 古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五更,一更約兩小時。句意: 四更殘夜,前山明月半吐,明月照水而光映于樓。暗消明來,靜中有動。
唐杜甫 《月》 詩: “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塵匣元開鏡,風簾自上鉤。兔應疑鶴發,蟾亦戀貂裘。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 ( 《杜詩詳注》 一七卷1476頁)
宋蘇軾 《江月五首引》: “杜子美云: ‘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 此殆古今絕唱也。因其句以作五首,仍以 ‘殘夜水明樓’ 為韻。” 明謝榛 《四溟詩話》 卷三: “子美 《遣意》 二首,皆入偏格。‘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突然而起,似對非對,而不失格律。時孤城四鼓,睡起憑高,則前山半吐月矣。其清景快人心目,作者可以寫其真,良工莫能狀其妙,不待講而自透徹,此豈偶然得之邪! 此豈冥然思之邪!” 《杜詩詳注》卷一七引清黃生 《杜詩說》: “東坡但以 ‘殘夜水明樓’ 五字稱為絕唱,其比興之深處,從來未經人道也。”
上一篇:《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回首可憐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