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離婁下》記載:鄭國派子濯孺子去打衛國。衛國派庾公之斯去迎戰。到了戰場上,子濯孺子說:今天我鬧瘧疾,拿不起弓了,大概要死了吧。他問他的隨從說:是誰在后面追我?隨從說:是庾公之斯。他說:我死不了啦。隨從說:廋公之斯是衛國最有名的射手,你卻說死不了啦,這是什么意思?子濯孺子說:庾公之斯的箭法是從尹公之他學來的,而尹公之他的箭法,又是從我學來的。尹公之他是個端正的人,他收的學生一定也是端正的人。不一會,庾公之斯追上了。他問:老夫子為什么不拿弓射我?子濯孺子說:今天我病了,拿不起弓了。庾公之斯說:“小人學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不過今天我是奉君王之命而來的,不能不執行。于是他從箭袋里抽出四支箭,在車輪上一敲,去掉了箭頭,射了四箭,回身就走了。
本段是說:學武的人收徒弟,首先要擇其武德。子濯孺子收了個有德的徒弟,徒弟又收了個有德的徒弟,所以這位徒孫不肯殺害他的師祖。本條大意:我不忍心用你的箭法反過來射死你。后指在師徒關系上的不忘本。
上一篇:《我不卿卿,誰當卿卿?》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我不欲人之加諸我,我亦不加諸人.》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