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法律名言大全·悔悟是新生的助產士》的名人名言
對罪孽的認識是改過自新的開始。
〔古希臘〕伊璧鳩魯《殘篇集》
人世間的一切黑暗都是社會制度造成的。
〔英〕狄更斯《圣誕故事集》
一個人犯了過錯的話,應該在心里常常反省。
〔法〕 司湯達《紅與黑》
我們教育“生產”從來不是建立在技術邏輯上,它一向是建筑在道德宣傳的邏輯上。
〔俄〕 馬卡連柯《教育詩》
每教好一個孩子,就減少一個敗類。
〔法〕雨果《雨果詩選》
邪惡的人按照自己的本性改造好人。
〔英〕雪萊《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
大盜能逍遙法外,小偷卻挨打揍。
〔俄〕 克雷洛夫《小烏鴉》
誰使人流血,人亦必使他流血。
〔英〕洛克《政府論》下篇
不受懲罰的希望,是叛亂的強大誘因; 對懲罰的恐懼,同樣是叛亂的強大阻礙。
〔美〕杰伊·麥迪遜《聯邦黨人文集》
正確的知識愈缺乏,犯罪行為就愈多。
〔英〕歐文 引自《西方法律思史資料選編》
設法不讓貪婪勝過法律的力量。
〔法〕馬布利《馬布利選集》
雖然法律并不能規范風尚,但是使風尚得以誕生的卻是立法。
〔法〕 盧梭《社會契約論》
對殺人兇手不能講慈悲,否則就是鼓勵殺人。
〔英〕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
一個保留著犯罪的果實的人還能得到饒恕嗎?
〔英〕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對于所受的傷害,寬恕比復仇更高尚,鄙視比雪恥更有氣派。
〔美〕富蘭克林《格言歷書》
悔恨和愛情是兩種美德,它們應該能引起其他所有的美德。
〔法〕巴爾扎克《鄉村醫生》
悔悟是軟弱心靈的美德。
〔英〕約·德萊頓《印度帝王》
對法的無知,不能邀得法之寬容。
《英國諺語》
往事既已謬,來者猶可追。
(三國·魏) 嵇康《述志》
實迷途之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善人在患,不救不祥;惡人在位,不去亦不祥。
(唐)劉禹錫《救沈志》
勿揚人過,反躬默省焉,有或類是,函思悔而速改也。
(宋)何坦《西疇老人常言》
改過不吝,從善如流。
(北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
惟教者不改,而后誅之。
(宋) 蘇轍《新論中》
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南宋)朱熹《四書集注》
赦其舊過,開以新圖。
(明)施耐庵《水滸傳》
悔前莫如慎始,悔后莫如改圖。
(明) 呂坤《呻吟語選》
人不可自恕,亦不可令人恕我。
(清)李惺《恕言》
天下無不教之人,亦無可以不教之人。
(清) 陳宏謀《五種遺規》
上一篇:關于《愛情·思念》的名人名言
下一篇:關于《友情名言大全·患難見真情》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