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窮變節,不以賤易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以:因為。易:改變,動搖。不因為困厄和地位低下而改變節操、動搖志向。漢·桓寬《鹽鐵論·地廣》:“古之君子,守道以立名,修身以俟時,不以窮變節,不以賤易志。”
【例】傳統教導我們,要注意道德品質的修養和建設。“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君子憂道不憂貧”,“不以窮變節,不以賤易志”,“安貧樂道”。所以炎黃子孫乃至亞洲人群往往最具注意操守檢點自我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品格,而這一點往往被世人所忽略,在經濟發達和社會高速發展之后,才又覺悟到這些對于人生的重要。(劉志學《傳統價值觀的是非與走向》)
上一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