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圣人之道淡而寡味,故始學者不好(hao號)也。及至朞(ji機)月,所觀彌博,所習彌多,日聞所不聞,日見所不見,然后心開意朗,敬業樂群,忽然不覺大化之陶己,至道之入神也。故學之染人,甚于丹青。丹青吾見其久而渝矣,未見久學而渝者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晉·虞溥 《厲學篇》,累積漸進類名言句子
圣人的學說清淡無味, 所以開始求學的人不喜歡它。 等到過了一個月, 看到的越來越廣博, 學習的越來越深入; 每天聽那些所沒聽過的道理, 每天看所沒看過的書籍; 這樣之后才會豁然開朗, 而更加專心致志地學習, 與同學朋友愉快地探討問題。 長期下去, 忽然感到教化不知不覺地陶冶培養了自己, 至大純正的學說也能心領神會。 所以說學習對于人的感染教化勝于用丹青顏料繪畫。 繪畫我看到有學久了感到滿足厭倦的, 未見到長久的學習有感到滿足厭倦的。
上一篇:《百川學海而至于海,丘陵學山不至于山,是故惡夫畫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積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塵以崇峻極,匪志匪勤,理無由濟也.諸生若絕人間之務,心專親學,累一以貫之,積漸以進之,則亦或遲或速,或先或后耳,何滯而不通,何遠而不至邪!》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