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不及:趕不上。探湯:把手伸進滾燙的水里。見到好的行為,就急急追求,生怕趕不上;見到壞的行為,就趕緊避開,生怕身受其害。《論語·季氏》:“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
【例】有些人見善如不及,看到別人好的地方,自己趕緊想學習,怕來不及去學;見不善如探湯,看到壞的事情,就像手伸到滾開的水里一樣,馬上縮手。就是說,有些人看見壞的事情絕對不做。(南懷瑾《做學問的條件》)
又作〔從善如不及,去惡如探湯〕
【例】古人從善如不及,去惡如探湯,何福德而難值,而禍惡之易當?(三國吳·楊泉《贊善賦》)
上一篇:《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