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歐陽修《與高司諫書》記載:宋時,范仲淹觸犯了宰相,被貶。身為諫官的高訥(高司諫)不但不勸阻,反而指責范仲淹。后來余靖、尹洙受牽連,相繼被貶。歐陽修在信中指責高訥身居朝廷之上,任職諫官,見到善良被貶而不加勸阻,“是足下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爾!”
本段是說,諫官是非顛倒,善良被誣而不諫,反而推波助瀾,這是最大的無恥。后這句話專用來指責不知恥的人。
宋·歐陽修《與高司諫書》記載:宋時,范仲淹觸犯了宰相,被貶。身為諫官的高訥(高司諫)不但不勸阻,反而指責范仲淹。后來余靖、尹洙受牽連,相繼被貶。歐陽修在信中指責高訥身居朝廷之上,任職諫官,見到善良被貶而不加勸阻,“是足下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爾!”
本段是說,諫官是非顛倒,善良被誣而不諫,反而推波助瀾,這是最大的無恥。后這句話專用來指責不知恥的人。
上一篇:《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不失其赤子之心.》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