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必當功,罰必當罪》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當:符合,相稱。獎賞必須同功勞相稱,處罰必須同罪行相稱。指賞罰切合實際,才能起到勸善懲惡的效果。宋·呂祖謙《少儀外傳》卷下:“‘賞必當功,罰必當罪’,刻核之論也。”
【例】政行教成,政治清明,就不會有犯罪,且百姓積極向上;反之,民不知恥,犯罪不止,即使爵賞也不能調動百姓的積極性。關鍵是有功必賞,有罪必刑,賞必當功,罰必當罪,這樣反過來也會促進教行教成,形成良性循環。(韓星《郭店儒簡的儒法融通》)
又作〔賞者必當其功,罰者必當其罪〕
【例】作者對包拯依法治國、執法如山、“賞者必當其功,不可思進;罰者必當其罪,不可幸免”的形象,給予高度贊揚,既抒發了自我的志向,也反映了當今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楊瑞武《一杯濃濃的佳釀》)
上一篇:《詩須識高,詩須力厚,詩須學富》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身教親于言教》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