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有所必然,雖常人足以致;勢有所不可,雖圣哲不能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致:成功。為:做。事情如果符合客觀發展規律,雖然是平常人也能成功;如果違背了客觀發展規律,即使是圣賢哲人也難做成。指做事必須順應客觀規律。唐·白居易《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策》:“未省征徭而求黎庶之安,雖玄宗不能也。何則?事有所必然,雖常人足以致;勢有所不可,雖圣哲不能為?!?/p>
【例】天下事物都有自身的發展規律,人類只能順乎自然,因勢利導,而不能違背自然規律,硬拿雞蛋碰石頭。白居易說:“事有所必然,雖常人足以致;勢有所不可,雖圣哲不能為?!边@是很有道理的。(宋思賢《說“勢”》)
上一篇:《事大眾而數搖之,則少成功;藏大器而數徙之,則多敗傷》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事雖淺,當深謀之;言雖輕,當重思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