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欲問前朝事,翁仲無言對(duì)夕陽》出自哪里,《行人欲問前朝事,翁仲無言對(duì)夕陽》什么意思,《行人欲問前朝事,翁仲無言對(duì)夕陽》原文出處,《行人欲問前朝事,翁仲無言對(duì)夕陽》賞析。
【出處】 明·孫文篪《過古墓》
【鑒賞】 翁仲: 是秦朝的將軍,身高一丈三尺,體型極為勇猛威武,死后始皇為他鑄銅像。后人都稱石像 “翁仲”,這里是指墓前的石像。語譯這兩句詩為: 過路的行人想向墓里的鬼神請(qǐng)問一些前朝的舊事,而那墓前的石像卻只是面對(duì)著夕陽,靜靜地不說一句話。夕陽斜照,翁仲無言,古墓靜靜地躺在那里,即使是過路行人,也難免興起思古的幽情。
【原詩】 野水空山拜墓堂,松風(fēng)濕翠灑衣裳; 行人欲問前朝事,翁仲無言對(duì)夕陽。
上一篇:《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