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主題篇·修道保法》鑒賞
〔計〕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形〕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正。
〔行軍〕卒未親附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也。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也。故合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
【鑒賞】一支軍隊必須有嚴明的法制,才能保持堅強的戰斗力,在戰爭中取得勝利,這是孫子的重要建軍思想。他在《計》篇中指出: 要知道戰爭的勝負,必須調查研究雙方的“五事”,其中“五曰法”。孫子解釋說:“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這里的“曲制”,是指部隊中的各種軍事制度,如組織編制、操練順序、旗幟分布、進退號令等。曹操注:“曲制者,部曲、幡幟、金鼓之制也”,即是列舉軍隊中各種制度的要點。“官道”,是指各級官吏的職責區分、統轄關系、管理范圍、職務升降等各種制度。官吏制度的健全和嚴密,必然會使軍隊內部秩序井然,提高軍隊的戰斗力。“主用”是指掌握軍需物資和軍事費用等方面的制度。軍需物資的管理和發放,是一項十分復雜和細致的工作;軍事費用的籌集和開支,更是與國家的財政制度密切相關。孫子認為,軍隊的“曲制、官道、主用”幾方面的制度健全了,就是有了嚴明的“法”。
嚴明法制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法令要嚴格地貫徹執行。《計》篇提出要知道戰爭的勝負,還必須比較雙方的“七計”,其中之一是:“法令孰行?”它的意思很清楚: 法令能順利、嚴格地執行,就會勝利;否則,必然失敗。為了法令的順利執行,孫子認為,還必須對違法亂紀者進行懲罰。《行軍》篇指出:“卒未親附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也。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也。故合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這里有兩點必須注意: 一是在懲罰時一定要使士卒“親附”,給他們講清道理,使士卒心悅誠服;二是在軍隊中要恩威并施,文武并用。對“合之以文,齊之以武”,曹操注:“文,仁也;武,法也。”李筌注:“文,仁恩;武,威罰。”仁恩與威罰雙管齊下,使部隊士卒心情舒暢,紀律嚴明,就能“必取”,即在戰爭中必定取得勝利。孫子在吳王宮廷訓練宮女時,曾經三令五申操練的動作要領,但宮女們還是不動而捧腹大笑不止。孫子即命軍吏斬任左右隊長的吳王二愛姬,以其次一人為隊長。當再擊鼓下令時,宮女的動作左、右、前、后、跪、起,都符合法定規矩。大家不敢作聲,認真聽從命令。可見懲罰在法令貫徹執行中的作用了。
春秋時代,各國都在進行法制建設,軍事方面的法制也逐漸完備。《國語·齊語》載齊桓公時,管仲“作內政而寄軍令”,即制訂齊國的軍事法令。《戰國策·齊二》又記:“楚之法,覆軍殺將,官為上柱國,爵為上執珪。”可見楚國也有一套嚴格的軍事上的獎懲制度。齊將田穰苴因監軍莊賈違反軍紀,約定日中時分集合而他至傍晚才到,乃以軍法立即斬處。這個嚴肅軍紀的行動,使全軍上下為之震驚,這支軍隊在日后擊退晉、燕侵略的戰爭中立下大功。可見嚴明法制對提高軍隊戰斗力的重要作用。戰國時齊將孫臏認為,要使士兵作戰勇敢,形成強勁的戰斗力,軍隊必須有嚴格的法制和紀律約束。他繼承了孫子重視軍隊“法令”、“曲制”的思想,提出“其勇在于制”(《孫臏兵法·篡卒》)。軍隊的法制是否健全,往往是戰爭勝敗的關鍵。三國時諸葛亮曾經指出:“有制之兵,無能之將,不可以敗;無制之兵,有能之將,不可以勝。”(《諸葛亮集·兵要十條》)可知軍隊的“制”是何等重要。他在揮淚斬馬謖時流涕曰:“孫武所以能制勝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上述這些建立軍隊的法制、嚴肅軍紀的行動、強調軍隊法制的言論,都是與孫子嚴明法制的思想一脈相承的。
歷史上有嚴明法制的軍隊,可以春秋時齊國管仲的治軍為例。齊桓公時,管仲把國都周圍之地劃為二十一鄉,其中“工商之鄉六,士鄉十五”。所謂“士”即軍士,在“士鄉”中家家戶戶都有服兵役的士兵。士鄉規定:“五家為軌,軌為之長。十軌為里,里有司。四里為連,連為之長。十連為鄉,鄉有良人焉,以為軍令。”每家出兵一人,“五家為軌,故五人為伍,軌長帥之。十軌為里,故五十人為小戎,里有司帥之。四里為連,故二百人為卒,連長帥之。十連為鄉,故二千人為旅,鄉良人帥之。五鄉一帥,故萬人為一軍,五鄉之帥帥之。”(《國語·齊語》)十五鄉共三軍,有三萬人。由于管仲的軍隊,軍、旅、連、里、軌各級職責分明,上下隸屬關系清楚,“曲制、官道、主用”法制健全,每年春秋兩季還要進行操練演習,故軍隊戰斗力強盛。當年局勢混亂,爭斗不斷,齊軍“一戰帥服三十一國”,又南征伐楚,北伐山戎,西征白狄,“諸侯莫敢不來服”。齊桓公成為春秋第一任霸主,這都是管仲嚴明法制的功勞。
在孫子看來,軍隊的“曲制、官道、主用”等法制健全和法令的通行暢達,是十分重要的。他在《形》篇中總結道:“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正。”這里的“正”是主宰,“勝敗正”即勝敗的主宰,亦即必勝而無敗。孫子認為,善用兵者主要有兩條: 一是“修道”,即爭取民心;二是“保法”,即嚴明法制。做到這兩條,就能勝利在握,不會失敗了。
上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三軍之親,莫親于間,賞莫厚于間,事莫密于間
下一篇:孫子兵法·主題篇·不戰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