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tái)》出自哪里,《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tái)》什么意思,《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tái)》原文出處,《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tái)》賞析。
【出處】 唐·神秀 《神秀偈》
【鑒賞】 偈,讀作jie,是佛教徒的短詩警言。神秀是禪宗五祖弘忍的大弟子,也是六祖慧能的師兄。明鏡臺(tái): 比喻人心本性的明凈純潔。原詩中有 “時(shí)時(shí)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表示要隨時(shí)注意修身的工夫,并要摒棄一切俗世貪念,使心性永遠(yuǎn)保持光潔清明。神秀認(rèn)為人身猶如一棵菩提樹,人心就像一塊明亮的鏡臺(tái)。人要隨時(shí)勤快地加以拂拭,不能讓明亮的鏡臺(tái),沾染上一絲污垢塵土。
【原詩】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tái)。時(shí)時(shí)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上一篇:《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