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怍(zuò):慚愧,羞愧。仰起頭來,無愧于上天;俯下身去,無愧于世人。《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例】一個人能做到自知自愛,即使在全無外界監督的情形下也能嚴格律己,堅守正道,思想品格就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境界?!把霾焕⒂谔?,俯不怍于人”,堂堂正正,這才是一個真正大寫的人。(趙昌平等《二千年前的哲言》)【提示】“怍”不要讀成zhà。
上一篇:《以百姓之心為心》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