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桓寬《鹽鐵論·刺復》:“桓公之于管仲,耳而目之。故君子勞于求賢,逸于用之。”
本條兩句:為君王的在求賢輔佐時很難。得賢而任用后,自己就很安逸了。《韓非子·難二》記載:齊桓公時,晉國使者來了。有關(guān)人員請桓公去接見,桓公說:“告仲父(仲父,即管仲。意思是告訴管仲,讓他酌情處理)。”這樣連續(xù)說了多次。身旁的侍者說,君王可真容易,什么事都說去問仲父。桓公說:“吾聞君人者勞于索(求)人,佚(逸)于使人。吾得仲父已難矣,得仲父之后,何為不易乎哉!”桓公的話大意是:我得到仲父這樣大才的人很不容易,得到之后,怎能不輕松呢!”這話的意思是說為君王的貴在得賢。本條兩句源于《韓非子》本文。
上一篇:《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勞于讀書,逸于作文.》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